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国人为何看不上北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4日 17:12  中国联合商报

  文/李文波(作者为汽车技术专家出身的业内资深人士)

  2009年7月22日,通用汽车向德国经济部的汽车救援小组和欧宝信托委员会提出各家竟购的初步方案。事后德国经济部随即宣布:“北汽已出局,我们只讨论另外两家方案。”

  7月23日,通用在柏林也正式宣布,北汽已“败出接管欧宝的竞赛”。7月24日,北汽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董事长徐和谊正式宣布北汽竟购欧宝失败,并说明了原因。对相关问题,国内媒体做了大量报道。但有关德国方面到底做了些什么,德国舆论如何看待此事,人们引用的大都是北汽和一些所谓专家的说法,并无相对全面的信息。而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找到北汽出局的真正原因。

  5月26日德国Financial Times 报道:北汽突然在5月22日致信通用,表示对竞购欧宝有兴趣,并且强调,二年内不裁减欧宝在德国国内的员工,要将欧宝打造成“国际汽车厂”;中国人不只是对欧宝的技术,知识产权,各种车型和平台有兴趣,对欧宝的整体都有兴趣;此收购案需要德国政府担保4亿欧元,北汽将直接投资欧宝6.6亿欧元,此外再为欧宝在中国建造一生产厂。本来26日晚上通用应在德国总理府开会讨论三家的方案,因为北汽的加入,开会后延。但通用和德政府都认为北汽的投标太简单,希望北汽补充材料,再把方案具体化。

  6月19日德国经济部长对通用和麦格纳谈判的拖延非常不满,并表示欢迎北汽。

  7月2 日北汽提出新具体方案。方案内容慢慢曝光。

  7月5 日《图片报》报道:德政府委托专家小组的内部报告被《图片报》看到,并警告德国政府,不要把欧宝卖给北汽,因为北汽属于中国政府,把欧宝卖给北汽短期内可使德国政府节省2亿欧元,但长期看欧宝将会危险地受制于中国,中国要的只是欧宝的现代汽车技术。此新闻一登出,马上被德国政府否认。

  7月7日《南德意志报》网站详细报道北汽新方案的内容,与路透社7月7日的新闻稿有三点不同:需要德政府26.4亿欧元贷款担保;在原东德区Eisenach城的欧宝厂要停产两年,员工向当地政府申请“短时工作”,即:德国政府为了避免工人被裁而失业,工厂可为他们向劳动局申请短期的“短时工作”,员工不用上班,但只能从劳动局领到60%到67%的薪水,申请一次三个月,可延长,最多不得超过两年;缩小欧宝在德国总厂的规模,裁员1160人并实行三班制。

  根据北汽的新方案,专家学者们怀疑北汽是否有专业能力管理欧宝厂。因为稍有经营常识的管理人员都知道,停产两年,有能力的工人,会不离开吗?没能力的工人,还有好的工作情绪吗? 缩小欧宝总厂的规模,实行三班制也根本行不通,不现实。

  往后几天,各种不同的反对之音不绝于耳。Eisenach 的州长公开不同意北汽的参股,说:“你们赚钱,我们买单! 谁保证两年后一定开工?”总厂所在地的黑森州州长更放重话:“一个年产量只有12000辆的汽车厂,怎能来管理年产量200万辆的欧宝,他们的政府也不支持他们来并购欧宝。”稍后对《汉堡晚报》记者说的话更不好听:“谁要是认真同意北汽购买欧宝,那可就太过份了!”

  欧宝的总工会领导对记者说:“北汽加入,对我们一点好处都不会有,他们只想要我们的技术和设备,拿到中国,在中国建厂,壮大自己,出口世界。我们坚决反对!”又有些记者讨论北汽两份申请书的内容:第一份方案说“二年内不裁减欧宝在德国国内的员工”;第二份方案显示要在德国境内裁减2768欧宝员工。

  无论怎样,德国业界已经认定两点:一是北汽收购欧宝的惟一目的是拿欧宝的技术;二是北汽对欧宝在德国的发展并无诚意,也无能力。这两点是相互关联的,此外还要加上北汽是国有企业,直接受政府操控,让人不放心。

  问题是换了我们,如果某个德国企业也像北汽一样来收购我们的企业,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方案,我们会接受吗?

  很久以来,我们喜欢把“市场换技术”挂在口边,又一个劲儿地抱怨“技术没拿到,还丢了市场”,大骂跨国公司在技术上“卡我们的脖子”。久而久之,全世界都认为拿到跨国公司的技术搞自主品牌是中国汽车企业的惟一诉求,完全没有双赢的概念,谁还敢把有利可图的企业卖给你。北汽代表团成员在欧洲甚至毫不掩饰地对欧洲媒体说:“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需要你们的技术才能工业化。”这与其说是某种谦虚的期待,不如说是一种目标明确的表白。

  北汽在新闻发布会上曾说:“北京作为中国最大的,最活跃的汽车市场,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这听起来像是在说:如果我们并购了欧宝,将把它迁往北京,因为在那里它会更有前途。

  北汽到最后还不明白:我们喜欢的,人家不一定喜欢;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实上还有很多商榷的空间;我们的目的是拿技术,人家是要国内的就业岗位。这里面没有什么对错,双方的诉求都是合理的,不要以为只有自己占据着道义和逻辑的制高点,关键的问题是双方能否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找到双赢的妥协方案。中国企业家如果无法了解这一点,怎么能走得出去?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