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融资租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抓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4日 02:45  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屈延凯:

  周静雅 石仁坪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都是困扰业界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严冬”中更是如此。而融资租赁,这一在发达国家可以和信贷相媲美的融资工具,在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探索后,正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中,艰难兴起。

  CBN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屈延凯,听他谈一谈融资租赁在我国的生存状况。

  第三方抓手

  CBN:一直以来,社会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非常高。您怎么看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

  屈延凯:我们常说中小企业融资难,其实要看中小企业融资难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对于企业而言,若是难在买原材料、买办公用品,这相对好解决,比如通过赊购和银行一些贷款、市场上有出租服务,可以获得解决。

  但很多中小企业主要难在买设备。而在设备流通领域,“厂家销售难、客户融资难、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难”,本质是什么呢?是投资难!中小企业达不到银行放贷的标准。就像有的企业说,“我不做技改等死,做技改我找死”;厂商说,“我不做分期付款等死,做分期付款我等死”(设备分期付款,出售厂商要提供担保);银行说,“我不放贷找死,给你放贷我也是找死”。这其实说明我们的结构有问题,缺了一个主体——第三方的设备投资主体。融资租赁公司,就是第三方的设备投资主体。

  CBN:怎么理解融资租赁公司这种第三方的作用?

  屈延凯:传统市场经济中,所有交易都是双方的,我的权利即是你的义务。而在设备流通领域,到一定阶段,传统的销售、投资、买卖、放贷都进行不下去了,因为客户有了新要求,而厂商做不了分期付款,银行也没有再继续下去的空间,所以市场必须出现一个第三方。

  而且我们过去的融资、投资始终是基于企业资产的实力和信誉,未来的盈利能力也都是靠自身。当自身能力不行了,银行信贷也对企业有更高要求的时候,必须要出现一个第三方来做投资。

  融资租赁公司就是这样一个第三方,就是由融资租赁公司去给客户融资,你买不了设备,我买来租给你。通俗地讲,就是必须出现一个“买了不用”的第三方,而企业越来越习惯“用了不买”的经营方式。客户越来越接受“想用不想买”,厂家没办法,必须出现一个“买了不用”的机构。所以发展融资租赁其实是解决我国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抓手。

  从租赁信用到信贷信用

  CBN:信用低或者无信用是阻碍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最重要原因,怎么解决这个困境?

  屈延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现行政策就是个悖论,没信用还想要贷款,这不跟次级债一样吗?但低端客户买不起设备,可以租设备呀。

  融资租赁行业对于企业信用的要求是要低于银行的,租赁物本身就是设备,不存在抵押物一说,这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大优势。而且企业通过租设备积攒起租赁信用,慢慢也就可以积攒起信贷信用。而且租赁信用的风险远远小于信贷风险,特别是对于厂商系租赁公司而言。

  CBN:相对银行贷款来说,融资租赁的成本要高一些,会不会对企业有影响?

  屈延凯:不可能让不同信用等级的人享受同样的融资成本。对中小企业,不要那么假善心,对中小企业最大的支持,就是让它抓住机会,能够赚钱。

  CBN:那怎么解决风险问题呢?

  屈延凯:其实租赁风险远远小于信贷风险。租赁不会有100%风险,一旦客户交不了租金,设备还在,余值还在。

  现在国内的融资租赁公司主要是银行系和厂商系的租赁公司。银行系的优势在于,有资金、有高端客户,而厂商系租赁公司的优势就在于资产定价,特别是对资产的余值定价上。所谓定价,不是指心理定价,一项设备两三年后的余值不一样,厂商系租赁公司在这方面的功力要深得多,这就直接控制了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股权与债权之间

  CBN:融资租赁行业在业务模式上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是有独特优势的,但是国内融资租赁行业比起国外发展还是滞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屈延凯:是的。在国外,融资租赁是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被认为是“朝阳产业”。金融租赁行业发达的美国,企业通过租赁方式进行的投资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比例超过30%,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都在25%以上。而我国各类融资租赁公司超过150家,可承载的资产管理规模可达6000亿元。不过,融资租赁渗透率还不到3%。

  一个行业的发展有很多因素使然,就现在来说,我认为对融资租赁的认知程度是影响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融资租赁说白了就是一个第三方的管理服务。目前国内说到投资和融资,主要就是股权和债权。而融资租赁是介于股权和债权之间的一种投资。

  CBN:在具体操作上,有没有一些比较快速改善融资租赁行业的方式?

  屈延凯:有很多。目前很大的问题就是融资租赁体系的不完整。现在银行设立的租赁公司,注册资金门槛并不高,但是投资主体作为控股主要出资人门槛太高。现在要求银行有800亿资产,但地方银行很多都不能满足这个条件,而恰恰是这些中小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能不能加大银行设立租赁公司的力度?银行设立融资租赁公司,银监会对区域性银行可不可以适当分级降低一些门槛?

  再比如专业厂商能不能降低些门槛?它也是只租不存的机构,但是专业能力可以和银行的资金对接,弥补银行对资产控制能力的弱势。而证券、保险、信托,各种金融机构更多地涉足租赁业务,与它们的主业结合,优势互补,可以推动这个行业做得更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