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零供矛盾酝酿格局之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3日 11:33  中国企业报

  编者按:

  2009年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公布了《商务部将采取六大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第六条措施是:“切实改善市场环境,提高消费者信心。我们重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打破市场垄断,同时要促进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中央电视台通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也曾连续两天对目前大型超市滥用垄断优势地位,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进行了披露。我国零售业长期存在“跑马圈地”现象,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关系恶化、竞争不规范等问题,危害市场秩序,影响商品流通,本期特刊对零供矛盾进行全面剖析,以期促进零供和解,宣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标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评价规范》已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国首届零售商供应公平交易评价活动已经全面启动。

  【事件回顾】

  国美格力从矛盾到融合

  2004年3月,国美与空调巨头格力互下“封杀令”,结束了合作关系。2004年3月9日,国美北京总部向全国各地分公司发了一份《关于清理格力空调库存的紧急通知》。此前,国美在一次全国统一空调降价行动未能与格力达成共识,于是格力开始将产品全线撤出成都国美6大卖场。引发零供矛盾的原因是:以格力为代表的生产企业,坚持自己自建渠道,坚持代理商模式,国美则坚持以薄利多销为遵旨,取消代理,减少传统的代理模式所导致空调市场零售价格虚高,代理商获取暴利的不利模式,让空调的市场零售价格还原到产品的本身价格,以低廉的价格服务消费者。商业模式上的差异,在一段时间内,让零供矛盾急剧升温。

  时隔3年,国美格力双方握手言欢,共同签署一份两亿元的采购协议,双方正式和解。格力空调重新进入广州国美的33家下属门店,双方从区域性合作开始再度合作。家电连锁零售卖场与家电生产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误解与分歧是正常的,在不断的矛盾中发展、在求同存异的路线中成长是大势所趋,在双方的合作与发展过程中,各有所图、各取所需的零供关系,往往是零供矛盾化解所应取得的共识,而这种各取所需,是在更大程度上对家电市场份额的共享与经营利润的共存。(据《京华时报》)

  供应商催债4亿广州家谊裁定破产

  曾经拥有25家门店的广州家谊超市,2002年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曾经是广州市的“菜篮子工程”、“民心工程”。2005年,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裁定书,判决家谊超市破产还债。法院经审理查明,共有635宗债权申报,登记金额为606093191.12元。

  事件起于2004年3月,从这个月起,一些供应商发现他们在广州家谊的货款,以现金形式回笼的难度越来越大。“先是扣押货款,后来即使是用现金结算货款,数额也是相当小,取而代之的是广州家谊开出的远期转账支票。”当支票到了能承兑的时候,银行的回答让人心里一沉:由于广州家谊已经透支,他的支票承兑不了。随后,供应商连环索债一触即发,上千家供货商集体上门讨债,最终在中国最早发展连锁超市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广州市,演化出了这场地起轰动的全国“零供事件”。

  (据《中国经济周刊》)

  骗贷10多亿零售大鳄变资金黑洞

  普马拖欠的货款、银行贷款和抽逃的注册资金总计达到20亿元以上。2005年发生的“普马事件”在中国的零售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而事件发生后关于供货商的货款追偿问题更是引人关注。一家租用“牌子”和经营模式的零售企业,在中国境内,业务最高峰时,全国年销售总额达到40亿元人民币。从2004年初夏起,“普马王国”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崩溃———大溃退自长沙店的倒闭开始加速,至北京店关门而告终。至2005年初普马在全国的41家门店相继关闭或遭查封,普马因拖欠供货商货款被起诉的案件达几百起。普马个案不仅反映了中国连锁企业高速发展所隐藏的脆弱性,更是连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矛盾激化的一个活版本。

  普马事件敲响警钟:据了解,一个2万平方米的普马或诺玛特大卖场,每天销售额大约100万元,2个月就是6000多万元,但普马一般都把货款结算定为3个月以上,这样就完全可以拿这6000多万元应付账款去新开一家店。新店铺可以一家家滚动地开下去,而不必自己出资。但可想而知,由于依靠供货商的资金发展,其资金链条相当脆弱。中国零售企业在扩张之时大多带有先天不足的共同:扩张很难依赖于巨额投资,必须通过贷款、融资和占压供应商货款的方式实现零成本扩张,但大规模扩张的同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高风险,随着普马扩张步伐越跨越大,银行银根紧缩,供应商追逼货款和流动资金的缺口导致了资金链的最终断裂。(据《证券时报》)

  百安居遭遇中国式舆论

  2007年7月8日,一场声讨著名建材卖场百安居的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此前的6月29日,百安居的供应商在北京已经先行召开新闻发布会,声讨百安居霸王合同及拖欠货款。至此“零供矛盾”的主战场在继百货、家电之后,又转战到了建材行业。

  百安居自进入中国以来迅速扩张,先后在27个城市设立了60家商店,拥有1万多名员工,1200多家供应商,如今,却面临着最严重的一次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冲突。事件的导火索是与百安居合作近六载的最主要供货商之一雅迪尔,2007年6月5日,雅迪尔员工集体到百安居上海总部示威,催讨拖欠雅迪尔近1800万元的人民币货款。次日,雅迪尔公开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向百安居供货。“雅百”矛盾公开后,图腾宝佳、欧韵诺维、豪赛尔、宏耐地板等原来百安居的供应商也纷纷响应,成为雅迪尔的同盟,并最终召开了供应商群起声讨供应商的新闻发布会,这一事件向全国迅速蔓延,形成一股强烈的“倒百风潮”。(据《中国新闻周刊》)

  【数据】

  由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供应商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及社会资源研究所3家机构联合发布《中国供应商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折射出中国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不断激化。

  样本概述:此次调查的企业中,92.38%的企业为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下,88.67%的企业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下,84.85%的企业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下,88.95%的企业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反映出供应商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供应商在产品销售渠道上严重依赖零售卖场。

  供应商对零售卖场的依赖程度

  调查数据表明,直接向零售卖场供货和通过销售代理机构向卖场供货的供应商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55.02%,供应商年度销售收入通过直接向零售卖场供货和通过销售代理机构向卖场供货的销售额占企业年度销售收入的70.35%,即中小供应商在产品销售渠道上严重依赖零售卖场。图1供应商对零售卖场的依赖程度

  供应商对零供关系的判断

  调查结果显示,有77.67%被调查的供应商认为,零售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供应商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与此相反,认为供应商占有优势地位,掌握讨价还价主动权的比例仅占6.31%。图2供应商对零供关系的判断

  八成中小供应商被“压价”

  在商品过剩的年代,零售商占有渠道优势,中小供应商进超市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近8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零售商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有强行压低价格的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供应商的销售额减少。

  滥用优势地位是零供关系不协调主要原因

  在零供关系中,零售商特别是大型零售商明显占据市场优势地位,在缺少严格法律、法规约束的情况下,滥用优势地位是零供关系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零供合同履行情况

  零供双方每年都会洽谈签订合同,包括所收费用、账期、双方各须承担的责任等。但有52.73%的供应商认为,合同经常被零售商擅自变更和解除。例如关于商品损耗承担责任的依据,这是零供双方常常存在歧义的地方,损耗承担的办法多数是由零售商单方提出的;有超过四成的被调查供应商指出,双方签订了特定商品供货合同后,又被零售商无理拒绝接受。图3零供合同履行情况

  七成以上零供合同不规范

  已先期出台的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规定,鼓励零售商与供应商在交易中采用商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荐的合同示范文本,但在调查中,有72.2%的被调查者根本不知道有合同示范文本。由于不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供应商的大部分利润被零售商占有。图4七成以上零供合同不规范以某家电连锁公司财务数据为例:2006年度公司经营活动利润9.14亿元,其来自向供应商的收费等收入就有8.88亿元;2007年度公司经营活动利润18.03亿元,其中来自向供应商收费收入就有18亿元。

  六成拖欠货款60天以上

  针对零售企业比较普遍的拖欠货款问题,调查显示,近六成供应商的货款被零售商占用超过60天以上。(据:中国供应商研究中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