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喆
下半年开局,信贷骤然降温。
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559亿元,创去年11月取消信贷额度硬约束后自去年12月起单月最低规模,较6月减少1.17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7月票据融资大幅下降近2000亿元,中长期贷款继续成为支撑信贷的主要因素。
骤降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7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环比少增77%。由于上半年信贷整体急剧扩张,7月末信贷余额同比增长34%,接近1997年以来最高增速。
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大幅双降,是7月信贷的显著特点。
7月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仅增加119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81亿元,上半年保持增势的票据融资骤减1982亿元。
票据融资下降未出预料,上半年票据融资增长一度超过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最高达约40%。
不过,随着二季度以来各地投资项目落实,大量票据融资被置换成中长期贷款。
“(短期贷款下降)主要因为到期,而项目配套流动资金贷款上半年放得差不多了。”广东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CBN。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认为,今年前3个月超预期增长的票据融资,7月恰好集中到期。
他认为,近期市场的政策紧缩预期加剧,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票据融资利率随之抬升,从而增加企业票据融资成本。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票据融资大减。
与此同时,7月中长期贷款共新增5396亿元,继续成为支撑信贷的主要因素,其中居民户贡献35%,比例高于6月。
数据显示,7月新增居民户贷款2365亿元,占新增贷款比例将近三分之二,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887亿元。
浦发银行宏观分析师李治平认为,新增贷款结构表明,短期贷款向中长期贷款转化趋势非常明显,信贷投放依然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大支持力度,居民消费信贷依然保持较大规模。
诱因
由于季末银行竞相冲额度,6月人民币新增信贷高达1.53万亿元,7月信贷投放节奏放缓未出预料,但如此跌幅依然令人惊叹。
彭兴韵认为,回落应归结于多重因素。
从监管看,央行近期多次向市场释放动态微调信号,银监会向商业银行下发新资本协议指引重新征求意见稿,并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作出更严格规定。
从银行看,前期扩张较快、项目投放基本到位、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处于低位,均限制信贷进一步扩张。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1.15%,股份制商业银行仅0.95%。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信贷起落与中央投资资金到位与否密切相关,7月距4月第三批中央投资资金下发已有时日,而第四批8月初才会下发。
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虽然下半年还会涌现一些新增投资项目,但银行上半年已放出大部分贷款。央行最近频繁传达动态微调的信息,预计三季度信贷不大可能再现上半年的飙升状况。
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指出了下半年抑制信贷增长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合格项目开工节奏估计较上半年放缓、新建投资项目增长将有所减慢、资本充足率下降较快和风险管理加强约束银行业持续快速投放信贷。
法国兴业银行亚太区经济学家马博文在一份报告中称,短期贷款下降可能成为下半年信贷一大特点,预计下半年月均新增信贷约5000亿元,全年信贷有望新增10.5万亿~1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