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资银行专家热议7月份经济金融数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2日 04:16  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政策稳定保障复苏

  中国经济复苏方向不改但态势略显脆弱,预期稳定的经济与金融政策将有助于经济在下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复苏。

  信贷扩张和经济刺激计划将有力提振中国整体经济。

  随着前期贷款陆续到位,新增贷款增速有所放缓,这也表明银行对于控制信贷风险更加小心,但可以肯定的是货币供应仍不短缺。

  

  8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发布了7月份经济运行数据、进出口数据和金融数据。以如此密集的方式发布数据,这在过去并不多见,也为人们提供了一幅难得的中国经济全景式画面。

  当天与记者连线的多位外资银行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复苏方向不改但态势略显脆弱,预期稳定的经济与金融政策将有助于经济在下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复苏。就在此前一天,高盛刚刚将中国2009年GDP增长预期上调至9.4%,较中国官方预期高出了1.4个百分点。“信贷扩张和经济刺激计划将有力提振中国整体经济。”该公司在周一的报告中称。

  经济数据略逊预期通胀前景暂时无忧

  在11日发布的经济运行数据中,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1至7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同比分别增长10.8%和32.9%,双双弱于预期;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从6月份的年同比15.0%加快至15.2%,强于预期。与此同时,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8%,比上月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8.2%,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野村证券首席分析师孙明春认为,上述数据显示经济活动继续复苏,但略弱于预期。其中,弱于预期的生产和投资增长率以及较预期更严重的通缩可能给政府提供了更多的理由来维持当前的政策姿态不变。野村证券上个月已经将2009年和2010年的中国CPI通胀预期分别下调至-0.7%和2.5%。

  相比之下,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和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兼主席李晶在通胀问题上则相对谨慎,认为通胀预期有所上升,但同时承认近期尚不足虑。李晶表示,当前的整体通胀指数并没有包括资产价格上扬,而今年以来股市和房市涨升值得关注。此外,占中国CPI篮子三分之一的食品价格预计在未来几个月会有所上扬。因此,她认为中国CPI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会有所上扬,但通胀压力仍然温和,“因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感受到工业产能过剩和失业影响”。王志浩也表示,7月份数字显示中国物价整体稳定,通胀不会马上到来,因为需求指标仍相对疲弱。但需要注意的是去除季节性影响之后的月比价格事实上自3月份以来已经停止下跌并略有涨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通胀预期有所上升。他预计CPI会在11月份回归正值。

  在批发价格方面,尽管PPI已经持续数月下降,但关键工业产品已显现价格上扬迹象。据统计,作为原材料价格重要代表的中国现货钢价已经到达去年10月以来的低点,热轧钢板价格自今年4月中旬至今已上扬31.9%。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李晶预计“中国主要钢厂可能会上调8月份和9月份报价”。孙明春更预期PPI可能已经在今年7月份触底,理由是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在去年7月份见顶而且在过去3个月里开始呈现月环比上涨之势。

  出口继续下滑改善曙光初现

  当天公布的7月份进出口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9.6%;进口同比减少14.9%,环比增长8.7%;贸易顺差则从6月份的83亿美元扩大至106亿美元。尽管这样的数字并不尽如人意,但多数专家仍然从中看到了曙光。

  孙明春预期今年下半年中国出口降幅会显著收窄,年底可能会重现正增长。这其中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他认为本月出口跌幅的扩大有部分是去年基数较高造成的(2008年7月份的出口值创历史最高),而从月环比来看,出口已经连续两个月走高;其次,由于有初步迹象显示全球经济将于下半年好转,中国对主要市场的出口似乎已经见底,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出口;第三,由于中国出口产品中进口含量较高(出口产品中约45%为加工贸易,需要先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最终产品),进口增长可以被视为是中国出口增长的先行指标。因此,连续两个月显著缩小的进口跌幅或预示着中国出口前景的改善。此外,李晶告诉记者,制造业PMI综合指标中的新订单指数亦显示出口需求已经出现初始复苏,7月份该指数为52.1,已经连续第三个月扩张。但是,短期内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拖累效应可能仍将持续,因此中国经济下半年将主要在政府支持的投资带动下继续复苏。

  新增贷款增速放缓复苏将更持续健康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7月份新增贷款从6月份的1.53万亿元下降至3559亿元。这使得2009年新增贷款达到7.73万亿元,同比多增4.89万亿元,涨幅为173.2%。7月份广义货币同比增长为28.42%,略低于此前一个月的28.5%。对于这样一种新增贷款下降,业界人士大多持肯定态度。

  李晶表示,经过了此前几个月创纪录的信贷发行规模以后,随着前期贷款陆续到位,新增贷款增速有所放缓,这也表明银行对于控制信贷风险更加小心。王志浩也认为,在6月新增贷款规模大增之后,7月份的下降是正常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货币供应仍不短缺。此前,市场上对于前几个月银行快速放贷可能产生的信贷资金流向、银行呆坏账等问题存在忧虑,分析人士认为7月份的数字对于安抚市场将起到直接作用。与此同时,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在未来可持续的经济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