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半年信贷:“流向集中”或成最大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 03:34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实习记者 曹顺妮 发自北京

   8月9日,银监会在其网站上公布,2009年1至6月份,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7.72万亿元,同比增幅为32.8%。贷款高速增长的同时,投向结构出现7大特点,信贷风险稳中有降。

   但不少专家发表看法说,短期内贷款过度集中,稍有不慎,不论是贷款服务的项目风险,还是流动性过剩资金带来的通胀风险,都将在明后年开始显现。

  焦点1天量贷款远超年初预期

   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今年要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

   但7.72万亿的上半年新增贷款远超“5万亿以上”的预期指标,仅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就达到了4.58万亿元,完成全年指标90%以上,为历年所罕见。二季度,新增贷款仍然一路高歌猛进,增量达到3.14万亿。

   “上半年的信贷的确是天量,不论是从同比增幅32.8%看,还是从7.72万亿的信贷规模来看,在过去都是不可想像的。”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焦点2流向集中带来哪些风险?

   短期内投放大规模贷款,到底会带来哪些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信贷流向过于集中。”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赵锡军认为,“信贷集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时间段集中,仅上半年就达到了7.72万亿。二是领域集中。”

   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部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的95%投向基础设施行业,投向水利、交通、电力三大行业的新增中长期贷款为1.6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中长期贷款的51.6%。

   贷款集中在中长期项目上的格局,对风险规避极为不利。“就好比个人投资一样,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旦这些领域出现问题,还款压力就会大大提高。而且,中长期贷款的风险要比短期贷款滞后3至5年。”赵锡军说。

   鲁政委则表示,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一旦后续资金跟不上,就会出现烂尾工程,而如果不断投入,又会出现想刹车刹不住的后果,过多资金引发通胀。他认为,这次新增贷款短、中、长期项目缺乏合理搭配,中长期项目绑架了信贷规模。

   另据数据显示,上半年累计新增个人消费贷款650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920亿元。“我个人认为,新增个人消费贷款在7000亿左右并不存在多大风险。”赵锡军说。

  焦点3全年需要多少贷款?

   上半年信贷创天量,下半年究竟该释放多少贷款,才能既保证了经济恢复,又不至于引发通胀?

   “据我个人估计,下半年再投放1万多亿贷款,将全年信贷规模控制在8万亿到9万亿左右比较合理。”鲁政委的推测依据是,年初主要靠“4万亿”拉动了贷款增速,风险较低、回报高的项目在年初被抢了大半,同时占优势的中长期项目的第一批资金也主要是在上半年发放完毕。到了下半年,上述情况都已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再出现上半年的疯狂增速。

   “以去年货币流通为基数,那么上半年新增贷款并不会引发通胀,但是,下半年如果继续按照上半年的规模,那么全年信贷将超过15万亿,水就要溢出来了。为了防范通胀,国家已经在控制节奏,转向‘微调’。”赵锡军分析,今年只完成GDP保8的任务,而不要求更高的话,全年信贷10万亿左右对经济好转是正向作用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