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石油强势推进煤层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 02:51  第一财经日报

  王康鹏 陈黛

  单干煤层气之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的煤层气开发业务迅速推进。CBN记者从中石油内部了解到,今年公司用于煤层气开发的投资将达到30亿元,开发主要集中在山西晋城的沁水盆地、陕西省韩城市、山西林峰地区和山西黄河边三角地区等四个重点地区。

  中石油某高层人士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石油今年一年的投资就相当于过去12年的10倍。预计今年,将探明煤层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建成15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

  投资增10倍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在煤炭之间的一种伴生矿资源,可用来发电、作为工业燃料和居民生活燃料等,是一种非常规清洁能源。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煤层气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煤层埋深2000米以上的总资源量就达36.8万亿立方米,与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相当。

  1996年3月,国务院批准组建了全国唯一的煤层气开发企业——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联煤”),该公司为中石油与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下称“中煤”)合资,双方各占50%的股份。

  为做大煤层气开发业务,中石油在去年与中煤分家,并成立了自己的煤层气开发公司。前述中石油高层人士透露,按照股权、资产对半的原则,分家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中石油注册成立了“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经开始运作。

  “原中联煤在12年间总共大概投入了3亿元,中石油一年的投资额就是10倍。”前述中石油高层人士表示。

  CBN记者了解到,在沁水盆地中石油规划到2010年底建成年产3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生产能力。其中,一期年产10亿立方米的产能将在8月底完工投产,这将是中国建成的第一个大型整装煤层气田。

  前述中石油高层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国家对开发煤层气的支持力度很大,如减免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每立方米煤层气开发享受补贴0.2元等。另外,相对于天然气的国家定价,煤层气定价权也放开,规定由生产者和使用者双方商定,煤层气的未来市场空间很大。

  资料显示,中石油已经累计找到煤层气三级储量约4200亿立方米,其中探明460亿立方米,二者分别占到全国资源总量的60%和34.3%。依照发展规划,中石油到2010年将形成30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2015年进一步扩大到100亿立方米。

  分家之后

  中国煤层气虽然资源丰富,但实际开发一直滞后。国家发改委曾对外公布《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3000亿立方米,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不过截至2007年底,国内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340亿立方米,煤层气年商业产量还不足4亿立方米。

  我国煤层气开采存在着资源勘探程度低、有利区块少且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问题,要想取得产量的大突破尚需要大量的勘探工作和资金投入。有专家预测,如想达到年产50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至少还需要上万亿元的投资和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目前美国、欧盟等在煤层气开发方面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技术。

  此前,对外合作专营权由中联煤一家独享。中石油与中煤的分家,能否顺利拿到对外合作专营权一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中联煤是两家组成的合资公司,对外合作专营权并不是某一家独占。在分家后中石油分得一部分矿权,在这些区块上的对外合作专营权自然也享有。”前述中石油高层人士向记者确认。

  在原中联煤时代,先后有18家外国公司与中联煤签订了30个煤层气资源开采产品分成合同,截至2007年上半年对外合作项目已施工各类煤层气井357口,但仅仅有两个项目进入开发,外资在中国的合作存在着“圈地”但不作为的嫌疑。

  前述中石油高层人士告诉记者:“中石油在对外合作中新确定了这样的原则,一是外资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必须完成合同中规定的最低工作量,二是必须完成合同规定的投资额度,还要继续增加投资。如果做不到这两点,我们将终止合同、收回矿权。”

  据了解,中联煤此前拥有矿权总面积为4万平方公里。在分家时,中石油分得了2.2万平方公里,并带走了14个对外合作项目。前述中石油高层人士表示,目前这些项目中的一部分对外合作已经启动,合作伙伴包括雪佛龙、BP等,在山西、新疆、陕西等地都有合作项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