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正在消失的海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 22:50  经济观察报

  陈勇

  起风了,呼呼的海风夹杂着海腥的气息扑来。王庆龙(化名)习惯性地抬头朝码头望了望,继续劈手中的柴。休渔的时候,他通常坐在家门口,拿着斧子不紧不慢地劈柴,那些柴火都是从海里捞上来的木头。

  与许多渔村一样,几百年来,织网捕鱼是他们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四十年前,王庆龙跟着父亲王满开始打鱼,那时候的海很蓝,鱼很多,随便拿根渔叉就能叉上来好多三十多斤重的鱼,在近海乱撒个网都是满载而归。

  他回忆,最兴盛时,整个海上有200多条船。“那时打上来的带鱼是银亮银亮的,洗净放点盐巴,就是美味。”

  但近几年来,随着海岛的开发,让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发生着变化,并最终有消失的可能。

  最后的渔民

  王庆龙今年52岁,舟山市长峙前盐村人,是这个村仅剩的渔民之一。再过一两年,也许这个村就不再有渔民,传统的捕鱼方式只会留在那些上了岁数老人的记忆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短缺,海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海岛开发利用活动也越来越多。

  浙江沿海掀起了海岛开发利用的热潮,其中346个海岛已被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对有条件的海岛开发利用无可厚非,但同时因开发利用而引起的各类负面效应,却是开发者和管理者始料未及的。

  浙江省是中国海岛最多的省份,约占中国海岛总数的44%。舟山是岛屿城市,前盐村是标准的渔村。早先,这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是打渔的,一到渔季,码头边停满了各种摇着橹出海的船只,那个阵容只能用“壮观”一词来形容。如今,“渔”字完全边缘化,全部与渔有关的就剩三户人家,三条渔船、几张破网。

  随着临港工业迅速崛起,这个村庄逐渐脱离“渔”字,渔民们开始面对一系列问题。首先是资源上的,其次是环境上的。近海的鱼越来越少,许多原来近海处可见的海类也都绝了种。而由于船舶企业的进驻,张网的地方都停满了船,打回来的海鲜食入口中变得无味。

  王庆龙打鱼一年能赚五六万,但这个数字是早几年的。随着海岛开发,船厂大量的排污使得他在近海几乎捕不到鱼。收入少了,村里的人就不愿意再捕鱼了,许多人纷纷转产转业,外出打工。两个儿子也随人北上打工,废弃的船只到处可见。由于年纪大了,他不愿意转产转业,依然愿意每天开船捕鱼,哪怕没有任何收获。

  王庆龙说,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切会转变成这样。“等没船的时候,这个就不是渔村,因为没有人捕鱼了。”

  “你觉得现在的海鲜好吃吗?现在我每次看见那些城里人吃海鲜,都没味道了。”王庆龙停下手中的动作,突然问道。他说,现在的海鲜都是从远洋打出来的,大黄鱼以前多得吃都吃不完,现在近海已经捕不到大黄鱼。

  改变的不仅仅是王庆龙和前盐村人的生活。距离前盐村不远的是六横岛,是工业立岛的典型。该岛62岁的老渔民李岩虎说自己“已经5年没有打渔了”。他守着一条小船,成天在附近的港口转悠,有时候做客运,有时候做货运。“造船厂把机器放到海里,就没法再打渔了。”他说。

  六横岛位于舟山群岛南部海域,面积121平方公里,是舟山群岛的第三大岛。岛上山峦起伏,依次有6座山体横亘其间,六横之名或由此而来。五年前,六横岛开始了工业立岛的进程。李岩虎说,仅2008年该岛的GDP便达到了100亿元。

  六横岛人口众多,宽大的街道纵横交错。在六横岛台门附近,可以看到许多大型船只聚集。造船厂在六横岛如同藤蔓一样开枝散叶,包围了这个岛屿。六横岛上的山头,许多都有被挖过的痕迹,有的甚至被挖去了一半,裸露出巨大而残破的山体。

  李岩虎所属的台门村以前是个小渔村,现在这个渔村一半以上的渔民都转产转业。工业的发展给岛上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人发现打工比打渔赚得多,他们纷纷找到船厂,要求进厂务工,但遭到了拒绝。

  当地一家船厂老板说,当地居民要价高,又不好管理,雇佣他们不是自己找麻烦吗?

  造船厂的出现带动了六横岛经济的发展,但渔民们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好处。渔打不到了,工厂却也进不了。工业迅速的发展给渔民的生活方式给带来了影响,可渔民们自己却束手无策。

  一位船厂老板坦言,当工业与渔业发生矛盾时,渔业肯定会被牺牲掉,因为工业效益好,这直接关系到地方官员的政绩。同时,渔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影响甚微,这也是官员们不考虑的原因之一。

  “当官嘛,都追求GDP的。”这位老板说。

  围垦的纠结

  李岩虎祖辈都以打渔为生。以前是集体打渔,属于原山社区大屿乡经济合作社,现在是包产到户。30岁的时候,他花8000元买了第一条渔船,捉捉虾捕捕鱼,一年能挣个一两万元。他说,在20年前,一两万那是什么概念,算高了吧。后来,他又雇了两人。3人一起打渔,年收达5万元。

  “以前打渔,一年可以挣到四五万,现在能挣个一两万就不错了。”李岩虎说,大船多了,小船就少了,鱼就更少了。5年前,他把渔船以1万7千元的价格卖给了合作社。

  李岩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地做建筑,一个月挣三千。小儿子念了医学院,现在是嘉兴市的一名医生,刚买了房子,准备年底结婚。

  “现在鱼的价格虽然上去了,可是柴油价格也上去了。要是雇个小工,工资也高。污染还那么大,吃啥都不香,还打什么渔,不如干点其他的。”李岩虎说,老一辈,跟集体打过渔的渔民们还可以拿到养老金,我们这年龄,不上不下,啥都没有。

  李岩虎考虑的是以后的生活怎么办,而政府的考虑是,工业发展之后,没有地怎么办?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还是比较注重发展。”舟山市旅游局副局长毛剑涛说。岛屿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因此“向海要地”一直是舟山发展的一个思路。如今舟山市政府所在的新城区,也都是围垦出来的。

  毛剑涛认为,围海造田对陆地上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只是会改变海域的自然环境和状态。“有媒体报道海岛消失,是因为连岛工程使岛屿和其它的陆地连到一起,改变了‘四面环海’这一岛屿的特征,因此,海岛便消失了。”

  中共舟山市普陀区白沙乡委员会委员刘军波表示,在2002年之前,为了发展,国家是鼓励围垦的。当时的围垦不用经过审批,也不收钱。但现在,围垦开始由政府引导项目,国家也对围垦开始收费,并且严格控制审批。

  “通常是省级以及以上才有审批权,大的项目还需要上报到国家审批。”毛剑涛指出,现在审核的标准一个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个就是根据区划,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临港工业是近几年舟山发展的主要项目。开采矿石、石油等工业的开发给整个海洋生态都带来了影响。海岸边都是码头、工厂,许多礁石和滩涂随着开发消失了。海洋生物都在礁石上产卵,因此礁石的消失,给海洋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改变。

  滩涂的消失对周围的渔民影响更大。对于渔民来说,滩涂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来源。以捕鱼为生的他们在滩涂上捕鱼、捉虾。滩涂消失,也意味着他们失去了稳定的收入。

  临港工业还带来了海洋污染,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渣都不同程度严重地污染了海洋的生态环境。刘军波说,海岸线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再加上舟山也位于出海口,因此污染很严重。

  “从岸上对海洋的污染都是由环保局管。”舟山市海洋渔业局资源与环保处一名负责人表示,“我们海洋部门有审批权,但对污染的企业,我们却没有执法权。”在这方面,环保部门是拥有较多的权力,他们负责检测、评估和审批。

  “环保部门应该将收取的”排污费“多用于海洋环境保护,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律也还无法提供这方面的依据。”该负责人认为,对于海洋和海岛的保护,国家需要加快立法进程,这个涉及到各个方面。

  为了应对各方面对海岛产生的不利影响,舟山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除了在海岛开发项目审批上更加严格外,还造起人工礁石,以弥补礁石消失带来的不利后果。他们用报废的船只,通过洗净、加固后投入海中。

  在渔业捕捞方面,国家提出,要保护海洋、实行减船、禁渔期等措施。据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捕捞处处长严旭光介绍,从2003年开始,渔业都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他直言,现在捕捞成本更高了。

  严旭光说,哪怕再多的GDP也换不回原始的生态。但经济发展依然是工作的重心,环保和发展,需要过程。有些情况在法律上不允许,但有时候偶尔打打擦边球,只要在不触犯大法律的前提下,还是适当可以。

  严旭光认为,在这些年,舟山需要发展。现在要注意协调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但还是要多考虑经济发展。

  “到以后发达了,造船厂我们就不需要了。”严旭光说。

  海岛开发的另一面

  既要发展海岛经济,又要保护海岛生态。海岛开发与保护的纠葛,犹如一道无解的难题。

  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一名官员直言,临港工业的发展确实对整个海洋资源和渔业资源影响很大,但所带来的GDP的确很诱人。

  海岛开发的热潮燃烧着舟山每一个岛屿,工业立岛和旅游立岛成了两个极端,前者见效快,周期短,回报率高,后者见效慢,周期长,投入大。也不是所有的岛屿都像六横岛一样选择了工业开发,白沙岛就是另类,他选择的是旅游开发。

  “欢迎光临,来我这坐坐,纯天然的海鲜,还能有船送你去海钓。”说话的叫杨忠伟,是白沙岛上白沙苑的老板,这个从17岁就开始到处折腾的汉子,一直有着很大抱负。3年前,乡里开发海岛,他立马贷款开了白沙苑,但由于游客率不高,生意平平淡淡,没啥起色。

  他说,靠海吃海的日子,只能有什么学什么,以前祖祖辈辈只能出海打渔,现在有机会转变为什么不尝试一下。

  阳光、沙滩、海水、欢笑,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游泳、潜水、垂钓或者发呆,尽情享受着这里独特的海岛资源带给他们的愉悦与闲适。这是舟山市白沙岛的一幅宣传画面。因为旅游立岛,白沙岛承受了太多的艰熬。

  白沙岛位于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内,与沙雕故乡朱家尖一衣带水,陆地面积2.8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30平方公里,全乡由两个住人岛屿及25个无人岛礁组成。3年前,白沙乡政府决定开发白沙岛,利用现有的资源打造一个海钓和海岛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有想法就必须有投入,乡里凑集了3千万元,但钱砸完了效果却不明显。游客稀稀散散,唯一改变的是,家家户户都成立了渔家客栈,一幢幢蓝白相印的房子在太阳下特别刺眼。

  “选择了这条路,就是要熬,等媳妇熬成婆婆了或许情况就好了。”舟山市普陀区白沙乡副乡长陈波说,“我们乡的财政是零收入,没有进账,都是负增长。”

  陈波是当时主张旅游立岛的领导,按照他的话来说,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海岛风俗浓郁,渔民纯朴好客,境内碧海绿岛,卵石砾滩兼具,奇山异石应有尽有,不开发海岛旅游开发什么。但开发海岛是个慢回报,周期太长,3千万砸完后,资金成了大问题。于是跑钱成了陈波的首要事。“哪里都要跑,头头脑脑都要招呼好,人家高兴了,你才有钱。”

  事实上,除了资金的困扰着白沙岛的开发,交通不便利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一天只有几趟来回船,上了岛就下不去,而有限的容客量也影响着整体的发展。“没有专门的培训,岛上渔民的素质肯定与酒店的不能比,但毕竟纯朴。”陈波说。

  陈波说,等桥通了也许就会好了,那时候只要有钱,再来个3千万,白沙肯定会变天。他还要组织渔民们一起集训,告诉他们如何服务。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