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镍价升幅独占鳌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 03: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捷

   “今天有色金属期市下跌,主要源于多头的获利回吐,并不代表涨势就此结束。”面对一片“绿油油”的盘面,上海某期货私募基金总经理李骏(化名)向记者表示。

   8月6日,上期所有色品种走势“孱弱”,沪铜与沪锌的主力合约0911均止步于“五连涨”,前者全天下挫1.03%,报收于47900元/吨,而后者下跌0.29%,报收于15335元/吨;三大有色品种,唯有沪铝保持微弱涨幅,主力合约0911报收于15350元/吨,涨幅0.56%,其下影阴线击穿了5日平均线。

   当日伦敦金属市场(LME)各品种亦出现下滑情形:截至记者完稿,LME铜下跌1.84%,每吨6088美元;LME铝下跌1.67%,每吨2035美元;LME锌下跌2.08%,每吨1882美元;LME镍下滑1.60%,每吨19975美元。

   “之前一个月外盘涨得很高,目前调整一下也很正常。”安信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衡昆告诉记者,“现在的内外盘联动也很明显,就是外盘带着内盘走。”

   外盘带内盘

   用激情燃烧形容有色金属的七月行情,一点都不为过。

   LME铜自7月8日来,已从4745美元/吨涨至6088美元/吨,不到一个月涨幅28.3%,在7月13日至7月22日更是连续8个交易日上涨。

   LME铝则起步于7月14日,当日收盘价1602美元/吨,相比于今日每吨2035美元价格,上涨27%。“铝价在7月份是一连串的阳线,7月13日以后,阴线只出现过三次,包括今天。”李骏告诉记者。

   “仔细看国内期货市场的盘面,你可以发现无论是铜还是铝,都有多个缺口,有些甚至一开盘就涨停,这是因为前一晚外盘涨得太凶了,国内也只能跳空高开。”一投资者提醒记者。

   沪铜指数从7月8日以来,涨幅23.2%,而沪铝指数从7月14日以来的涨幅为14.5%,均落后于同期LME市场的铜铝涨幅。

   “有色金属涨势这么猛,无外乎两个因素,一是市场流动性充沛,二是经济基本面有所改观,或者说大家对经济复苏有较强的预期。与今年上半年那波上涨行情不同的是,当时是国内价格带动外盘,而现在是外盘上涨推动内盘,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经济现象,每年都有所发生。”联合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叶洮向记者表示。

   除此之外,美元的近几天的走软,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走强。

   库存显示,自7月中旬LME铜库存减少至年内低点26.1万吨后,铜库存开始逐渐增加,当月即上升5.6%。

   与此同时,7月份全球主要交易所的铝库存继续增加,当月累计上升4.9%至474.7万吨的历史新高。

   “这表明外盘金属的上涨,带有很强的投机性因素。”衡昆表示。

   镍持仓量创历史新高

   比铜铝涨幅更为惊人的是LME镍。

   从7月13日起,LME镍价已从当时的每吨14765美元,涨至每吨19975美元,涨幅超过35%。在7月30日与8月3日,其涨幅均超过6%,而在8月6日之前,LME镍也已连续上涨5个交易日。

   “数据显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镍持仓已经达到10万手的历史最高,说明今年以来大量资金进入做多是导致镍价大幅反弹的重要原因。在目前流动性较松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将会持续。”平安证券在一份对吉恩镍业(600432)的深度调研报告中写道。该股也是稀有金属中涨势最耀眼的股票,在公司预告上半年业绩亏损的情况下,仍然出现大幅拉升行情。

   不过,衡昆表示,镍价的上升有较强的基本面因素支持,因为“镍的需求恢复还是不错的,下游不锈钢生产商的产能利用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并不明显。”

   数据显示,镍的最大终端需求端不锈钢的产量正在回升,虽然二季度产量同比下降了22.3%,但是环比却上升了16%。其中,中国的贡献最大,其产量环比上升了20.4%,欧洲的产量环比也劲升14%。

   记者致电国内不锈钢生产企业太钢不锈(000825),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张竹平告诉记者,目前不锈钢的销售情况已有明显改善,“从产量来看,虽然不如去年同期,但今年二季度的产量比一季度提高了20%到30%,相应的我们对于镍的需求也增长了不少。”

   平安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显示,6月份,中国有色金属表观消费继续上升。其中,精镍消费增幅最大,当月表观消费量5.5万吨,同比增长189.9%;上半年累计表观消费量19.5万吨,同比增长52.5%。

   “有色金属行业内的人承认经济有所改善,但不应当像市场价格所反映的那么乐观。但历史证明,资本市场经常走在实体经济的前头。”叶洮最后说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