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未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将加强
本报记者 傅苏颖
中国人民银行8月5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指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走势和价格变化,并第一次明确指出,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这成为央行发布半年报告的核心内容。
分析人士表示,下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会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因此可能出现较多的公开市场操作,并加强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
“通过报告可以判断出,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最新表态主要是根据报告中关于欧美经济的企稳回暖以及物价上行的压力研究后而得出。” 东兴证券分析师王保伦表示。
王保伦表示,报告通过对欧美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得出欧美经济形势企稳的结论并且部分国家已经在研究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进而我们就可以分析出,国外的政策和经济动向对国内货币政策下一步走向将形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基于对物价上行压力的判断,国内对于未来通胀预期更加强烈,这也同样会对市场的流动性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基于上述的考虑,央行得出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对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
当然,央行还强调,是在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这个主基调还是永不动摇的。实际上,近期央行主要领导已经不只一次在不同的场合对此进行了表态。市场上部分人士认为始终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动态微调是矛盾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表示,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6.9万亿元,同比增长28.5%,国家预计全年GDP保八没有问题,就算推后一步预计今年GDP保“9”加上通胀2%的预期,市场上的货币需求也只不过增长15%,只是M2增长率的一半。因此,可以看出我国上半年信贷规模增长明显加快,已经属于“过度”增长,而国家保增长的经济目标也不需要这么大的流动性。因此,央行现在要对市场过多的信贷规模进行温和的调整,将上半年信贷新增“过度”增长调整为“适度”,使得这个“适度”显得更为准确,同时,也防因此而造成银行的系统风险。
西南证券付立春表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是我国今年主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能始终保证银行体系资金流动性的充裕。
同时,报告还详细列出今后货币政策的重点,其中指出将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合理安排公开市场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及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合理适度。进一步观察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和政策效应,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合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而具体公开操作的方式并无说明。
对此,王保伦表示,报告对具体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等等市场化阐述的比较含糊,这为央行未来市场化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付立春表示,下半年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之前提到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有可能,包括发行定向央票。
实际上,央行已经从7月初以来已经开始加强公开市场的操作了。截至7月末,28天期正回购、91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初上升22个、14个和28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自7月9日重启以来累计上升近20个基点。
国信证券林松立表示,无论是银行体系还是宏观层面,下半年市场流动性都难以重现上半年极度宽松的局面。流动性充裕程度有所降低,一方面是央行未来的动态微调,一方面是在上半年信贷超高增长后,银行体系的资金虽然由于贷款派生的存款而充足,但从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就反映出宽裕程度已非年初时所可比。对于下半年,宏观层面的流动性仍处于充裕状况,这仍是央行下半年的主要任务——调整信贷调整的总量和结构的同时,保持银行体系资金充裕,以求将实际利率稳定在极低水平上——以低利率刺激经济的继续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