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洪水猛兽变成雪中送炭,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迎来了向世界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刘建辉
北京朝阳门北大街1号,21层高的玻璃幕墙连接起新保利大厦巨大的倒“U型”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在19层。与这座半透明、装修简洁的大楼形象相反,这个手握2000亿美元的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曾被视为洪水猛兽,也因过度神秘和投资浮亏而备受诟病,现在,它等到了反戈一击的机会。
7月22日,中投有关部门负责人向《环球企业家》透露,中投将公布成立以来的首个年报。年报将涵盖2007年9月成立以来至2008年年底的时间段,由两部分组成,即中投海外资产以及子公司汇金的境内资产。若此,此前关于中投的一系列疑问将有章可循。
这是中投一个月来一连串急促鼓声的总结性一锤。6月2日,中投公关外事部主动致电包括《环球企业家》在内的国内主流财经媒体,发布中投12亿美元增资摩根士丹利的新闻稿。这一行为实为罕见,在成立近两年时间里,尽管饱受各种争议,中投几乎在国内媒体前未发一言。
让中投“高调”的标的物正是曾让其备受争议的摩根士丹利。2007年年底,中投购买了摩根士丹利56亿美元面值的到期强制转股债券,占摩根士丹利当时股本的约9.86%。这笔投资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大幅缩水。这与此前投资黑石的巨亏一起,遭到了国内几乎一边倒的批评。
18个月后,中投以增持摩根士丹利普通股做出回应,并就此拉开了一系列频密投资。短短的一个多月内,中投投资名单添上了澳大利亚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Goodman、加拿大矿业企业泰克资源公司(Teck Resources Limited)、香港上市公司中信资本以及北京金隅。五笔交易分散在金融、房地产、矿产资源和建材,中投正逐步显示出多元化投资风格。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明认为,随着市场开始反弹,潜在的通胀风险也慢慢显现,最近中投的投资基本都属于抗通胀类资产。
上述中投负责人解释,由于前期的投资亏损,中投都背负了非常大的压力,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只不过这些努力都集中在近一段时间有结果。但归根结底,是外部条件的改善给了中投更从容的出手机会。
中投成立之初,作为“中国公司”(China Inc)的天然代言者,国际社会对中投可能收购大量战略资源类企业感到担忧。但时过境迁,中投董事长楼继伟在4月份的一次论坛上指出,去年欧洲曾对中投提出种种限制条件,这导致中投未在欧洲投一分钱。但金融危机使得“欧洲变得谦逊起来”, 楼继伟表示,“现在我们会积极考虑投资,因为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机会。”
此时,中投在营造“和谐”的国际舆论方面亦有明显进步。7月5日,中投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14位委员来自亚洲、美洲和欧洲。上述中投内部人士对《环球企业家》表示,这些委员均是在各自国家深具影响的人物,拥有广泛的人脉,他们可为中投扩展海外资源,同时亦能减少国际社会对中投的误解。
各种因素作用之下,外电对于中投最近的几笔交易基本都给予了正面或者中性评价。对于投资泰克资源公司,英国《金融时报》评价称,中投的现金有助于这家加拿大矿商解决债务问题,而且没有中方收购的威胁。
至此,中投更进一步展示其透明操作的时机已经到来。
接近中投的人士透露,从纯粹商业角度考量,国际市场买家不便过多公开信息,以避免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不过,不管中投是否公开信息,其一举一动都在国际媒体和金融市场的密切关注下,低调反而会加重猜疑。去年,中投与全球其它23家主权财富基金共同起草了“圣地亚哥原则”。该原则倡导主权基金每年公布年报。中投内部认为,正是全球对中投的热议,推动主权财富基金走向了正规化。
下一步
种种迹象表明,在经历了早期账面浮亏后,中投可能会拿出一份盈利的年报。不过在2008年中投公司的收益中,几乎悉数来自国债、票据等现金工具以及子公司中央汇金从控股银行和证券公司获得的分红。而来自海外的几笔投资仍未获得收益。
专门研究主权财富基金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金融系博士刘振华表示,中投公司在国外投资者眼里仍然是一个价值毁灭者,原因是其整体投资的市场超额回报(个股回报率减去市场回报率)仍然为负值。
中投要彻底扭转这一局面,还需做出更积极的改变。中投近期频密的投资以个体案例为主,未见清晰的框架。刘振华认为,中投需要首先恢复投资公司的本来面目,组合投资的理念应该成为决策者的首要考虑。在这方面可以参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这家注册资本高达3300亿美元的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和中投背景相似。它的投资工具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票据、房产以及其它另类投资,更像一个商业投资公司。
更进一步,则是向“基金之基金”(FOF)模式转变,即将大部分资产转包给第三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管理,主权基金公司的工作仅是选择资产管理人和其后的沟通与监督。掌管5000亿美元资本的另一主权基金阿布达比投资局70%至80%的资本都由第三方基金进行管理。
今年4月,中投设立相对收益投资部、策略投资部、私募投资部和专项投资部,取代原来的股权投资部、固定收益投资部和另类资产投资部。新的部门设置使得中投的投资方向更加细分。同时,中投也在加快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基金管理人。上海的咨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Z-Ben Advisors)透露,中投另外还拨出了300亿美元流动资产用于被动的投资授权,这些资产也将在未来6到12个月内移交给全球性资产组合管理公司。
无论下一步如何改变,都需要足够的专业人才。中投最近启动了又一轮全球招聘活动。不为人注意的是,招聘公告中没有英文职务说明。中投公司人力资源部给出的解释是,中投平常需要和很多国内部门打交道,因此需要良好的中文水平。“除非很特别的情况,我们一般不会考虑不懂中文或者不能用中文交流的应聘者。”
这几乎等同于宣布,该工作定位为华人。华人在国际金融机构里多从事定量分析工作,而中投需要的是大量对国际市场极其熟悉的专业人员,不仅熟悉不同的金融工具,也要熟悉更加复杂的投资体系。
可以想见,中投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足够多的专业人才。这也暗示,中投特殊的身份认知或许令其在谋求更大的国际格局的道路上,仍会遭遇重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