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通一分析师涉嫌代客理财被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 02:08  京华时报

  昨天,有媒体曝出“某上市券商的行业知名分析师涉嫌代客理财而被监管层调查”。虽然该报道未指明券商名称和分析师姓名,但种种信息均指向海通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叶志刚。而海通证券媒体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证实:叶志刚确实被监管层调查,但此事纯属其个人行为。

  ■媒体曝光

  知名分析师

  遭调查

  昨天,一家证券类媒体刊发报道称:某上市券商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因涉嫌代客理财,日前在公司遭到监管层的突击检查,本人与工作电脑一同被带走接受调查。监管层尚未对此事做出公开处理意见,该分析师目前已回公司工作。该分析师遭监管层调查的原因是他参与组建的私募基金因为巨额亏损遭客户投诉,监管层在收到相关投诉后正式立案调查。

  该报道未透露涉事券商名称及分析师姓名,但披露了如下相关信息:遭到调查的分析师曾在2006年、2007年连续带领其所处研究所机械小组入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比机械行业前三名;2008年1月该分析师还获得某知名财经媒体主办的“21世纪金牌分析师”机械行业第二名;在去年“第六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该分析师依然名列机械行业最佳分析师前五名。

  ■记者调查

  涉事者为海通证券叶志刚

  记者昨天查阅了上述评比活动的信息后发现,符合以上条件的分析师只有海通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叶志刚一人。

  为求证事情的真相,记者昨天采访了海通证券的相关媒体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上述报道出来以后,海通证券总部第一时间与海通证券研究所取得了联系,证实该研究所机械行业研究员叶志刚确实被相关部门调查。

  但该负责人表示,公司方面并不清楚相关调查的具体内容。至于是否为媒体报道的“涉嫌代客理财”,还无从知晓。目前能够确定的是:叶志刚是因为个人原因被调查,与海通证券没有关系,也未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

  当记者问及海通证券将如何处理此事时,该负责人表示,公司方面也在等待调查结果,一旦确认叶志刚存在违规问题,海通证券会根据相关程序和规定进行处理。

  记者又试图联系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和叶志刚本人,但电话均无人接听。记者随后了解到,目前叶志刚已回到工作岗位,等待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

  ■专家分析

  给证券从业人员敲响警钟

  “如果事情真的是媒体报道的那样,那么很明显,叶志刚的行为已不符合一个证券分析师的职业规范,此事同时暴露出目前券商内部缺乏自律”,资本市场知名维权律师严义明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果叶志刚仅仅是提供消息给别人,估计后果还不会太严重,但如果他本人参与了股票买卖操作,估计问题就严重了”,上海某券商研究所的行业研究员对记者表示,从近期的监管导向来看,证监会明显加强了对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督,还为此专门成立了稽查部。此次海通证券分析师被调查,更是给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证券从业人员违法违规问题,必须券商与监管层双管齐下,券商自身从管理上提高经营风险意识,监管层则要加大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否则会出现监管成本很高效果却不好的局面。董登新表示,随着监管措施和制度建设的完善,监管层对证券从业人员炒股或代客理财的监管力度将越来越严格,处罚也会越来越严厉。

  ■叶志刚其人

  在业内大名鼎鼎 所荐股涨势突出

  公开资料显示,叶志刚为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有5年证券从业和行业公司研究经验,2006年加入海通证券研究所,现任海通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在业界有很高的知名度。其调研过的机械类公司有30余家、百余次,覆盖重点公司达20家左右。

  有人将叶志刚的研究特点总结为:研究独立、客观,具有前瞻性,观点鲜明,推理逻辑严密合理,参考数据详实准确,打造了细致前瞻的研究风格。

  叶志刚被调查事件曝光后,其推荐过的股票也受到关注。相关资料显示,叶志刚近期推荐过的一些股票涨势突出。今年7月3日,叶志刚推荐增持振华重工后,该股连续小阳上涨,7个交易日上涨超过20%,而在此期间大盘涨幅为13.44%。在此之前的5月13日,叶志刚曾推荐中国船舶,该股围绕63元进入小幅盘整状态,至7月2日突然拉升,上涨6.72%,成交量猛然放大,进入主升浪,截至昨天涨幅已接近60%,其间大盘涨幅为30%左右。

  ■名词解释·代客理财

  通俗地说,就是专业的理财机构或个人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并收取酬金。酬金包括:基本费用(也称为管理费,一般按年收取,费用率从1%-5%不等)+盈利提成(受托人对委托人资产增值的部分按一定比例收取的提成),也有只收取盈利提成或只收取基本费用的。

  依据《证券法》相关规定,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不得代理委托人从事证券投资,也不得与委托人约定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

  本报记者 敖晓波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