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月经济数据10日公布 预计CPI仍将连续负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 01:01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朱宝琛

   如果不出意外,按照统计局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本月10日起将正式发布7月份的宏观数据。接受记者采访的宏观经济资深分析人士普遍预测,7月份CPI同比增幅将连续第六个月出现负增长,转正或将会出现在四季度。

   “7月份的CPI为负。”中信建投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魏凤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明年将成一种温和通胀的局势,物价的拐点在今年三季度,进入第四季度后,中国的CPI会逐步转正,全年会在0.2%-05%的区间,明年的物价会在3%-5%区间。“CPI超过3%后,货币政策会转向控制通胀、结构性的紧缩措施。”

   至于原因,他认为主要还是技术性的,“翘尾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样,银河证券研究中心高级宏观策略分析师张新法也认为跟之前相比不会有大的波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比上个月可能会有所收窄。”

   至于今年是否有转正的可能,张新法认为“比较难”。

   他说,如要转正的话,起码也要到年末。“一些地方都在酝酿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提价,如果这样的话,估计到四季度会出现反弹。当然,如果出现极端状况,11月-12月可能会有所体现。”

   CPI只是宏观经济数据的其中一项,对于其它的经济数据,魏凤春同样做出了预测:“对于7月的宏观数据,我们判断(同比增长)投资为34.2%,消费15.6%,CPI-1.2%,PPI-8.7%,外贸出口-25%,进口-16%,工业增加值12.1%,M2为29.7%, 新增贷款5500亿元。”

   而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魏凤春解释是“政策扩张刺激的滞后效应继续存在,市场还在自我修复,外围市场在逐步恢复”。

   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分析人士也普遍表示乐观。

   “三季度GDP增长率会在9%以上,四季则可能会达到10%。”张新法表示。而魏凤春则判断全年的GDP增长率为8.3%。

   魏凤春表示,目前我国的经济还处于复苏的路径上,但是复苏面临着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市场的自我修复太慢,公共需求因为财政压力与信贷过度投放而很难继续。同时外围的复苏极不确定。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中国经济有可能产生种踏空的行情,政策的游移也加大了这种担心。

   “在调结构还是继续负债扩张的博弈中,不同政府部门产生了分歧,这是对长期与短期收益的分歧。”魏凤春说,而改变这种不确定性的最好路径是通过变革,短期内解决财政压力,长期内通地让利吸引市场的力量来化解危机。

   此外,也有分析认为,在中国经济持续回暖的窗口行情下,预测的低位平稳运行状态,增速缓慢回升。因此,即使面临通货紧缩和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回补库存的需求也会导致3季度GDP增速不下降。预计3季度GDP增速至少维持2季度的水平,即当季同比增长7.9%以上。

   不管7月份的经济数据将会交出什么样的“答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的经济已经企稳回升。

   “经济企稳回升,就像驾驶汽车爬坡,不进则退,需要紧踩油门,脚底稍有松劲就会倒退。”分析人士指出,在这个关键时期,首要任务仍然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在于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容有丝毫犹豫和动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