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资利用保底水量与调价公式控制水价稳赚不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 02:13  第一财经日报

  禾苗

  编者按:

  在中国水务市场中,外资除了高溢价收购国内自来水公司股权外,在上游制水厂这个环节也毫不放松。同样,外商在国内合资建设中国水厂的方式,也可能促使国内居民用水价格扶摇直上。

  面对国内水价上涨的复杂原因,了解制水企业是如何赚钱的或许也很重要。

  国内自来水简单来说有如下环节:制水厂(负责自来水的生产)—自来水公司(采购制水厂产品)—居民。从这个链条来看,制水厂是自来水供应的主体。制水厂的水价,也是居民用水价格的主要成本之一。

  制水厂的运营模式分为两种:设计—建设—运营(下称“DBO”)模式,和建设—试运营—移交(下称“BOT”)模式。早期不少外资企业采用BOT模式,目前更多的外资企业倾向于DBO模式。

  深究这两种模式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在两种模式中,外资股东都在使用保底水量和调价公式两种控制水价的法则,获得稳定的长期回报。

  记者调查发现,威立雅、苏伊士等不少海外水务企业都在近几年参股并运营着中国的制水企业,涉及地区包括南昌、三亚、宝鸡、遵义等地。

  保底水量的猫腻

  让我们先来看看DBO模式中,制水公司与自来水企业所谓的“协议保底水量”。

  所谓的“协议保底水量”,是说就算一个城市消耗的水量达不到“保底水量”,买方(自来水公司)不能购买足够的水,但也要按照原先彼此约定的保底水量,包销超额水量。

  CBN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拿到了辽宁某市“保底水量”的细节。2002年,该市自来水企业与当地制水厂的协议保底水量是2592万立方米/年,此后逐步走高,2006年的保底量为2851万立方米/年。

  但是,2002年到2008年之间,该市的居民用水量并不均衡。特别是2006年,城市的真实用水量要比保底水量少300万立方米,但由于有协议在先,自来水公司依然要买下制水厂的水并包销掉。

  这些钱谁来出?该市政府的解决办法是,在2006年不得不掏出1539万元,作为财政补贴支持国有的自来水公司。但并不是所有的钱都来自于政府。

  正是因为这种固定回报的存在,使自来水公司可能要消化更高的成本,而亏损的自来水公司要求涨价似乎看上去理所应当。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保底水量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固定回报”模式。尽管政府已明确禁止,但不少企业依然在沿用。

  不合理的调价公式

  而这些合资制水厂现正使用看似“市场化”的调价公式,来掩盖变相涨价的事实。

  CBN记者获得的一份陕西某市制水厂目前仍在使用的公式。其核心内容是:基准水价乘以K系数。K系数共有5个因素,分别为电价、化学药剂价格、工人工资、汇率变化系数、CPI指数。自来水公司需向制水厂支付的取水费为:实际水费=交易水量×(基准水价+税金)×K系数。

  这个神秘的K系数仔细看来就可以发现,不仅从数学逻辑上不合理,从商业逻辑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依据此公式,制水企业的成本可能“虚高”,最终的结果就是居民要承受用水价格偏高的现实。

  一位证券公司研究员分析认为:“从数学上看,这个公式调价的计算方式有问题。电价、工资、化学品等指数后面的数值,表面上是代表这些指数所占水价的成本比例,但这种比例并不一定准确。”

  而从商业逻辑上来看,“公式中以电价、工资等变动比较大的项目作为参考系数,但‘折旧’这种固定的数值却没有显现在公式之中,这是不是合理呢?”

  总的来说,神秘的K系数会使制水厂的实际成本很可能要比公式计算出来的成本低。制水厂“虚高”的成本也使自来水公司将会掏更多的现金购买制水厂的产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