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方债的发行计划,总计2000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全部代理发行任务预计于7月份完成。然而,随着7月10日财政部要求延期发行原定于7月13日发行的吉林债、广西债等,这一计划已然宣告彻底泡汤。时进8月,仍未见官方有关恢复发行的任何消息,而目前已经上市的地方债则继续着它们“零交易”的状态。
发行尾声遭遇突然报停
据财政部相关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30个省份和青岛、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共招标发行了38期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额达1778亿元,完成了今年计划发行规模的89%。
6月18日,财政部曾在其网站中表示,2000亿元地方债预计将于今年7月份发布完毕。然而,就在第39期地方债刚刚确定发行之时,7月10日,财政部突然下发通知,将原定于7月13日代理发行的吉林债(二期)、广西债 (二期)、黑龙江债(二期)和内蒙古债(二期)四只地方债延期,何时发行另行通知。这也是自今年3月份地方债发行以来的首次延期。
财政部为何在地方债发行尾声之时突然一改初衷“喊停”?市场人士认为,这主要是与近期债券市场短期利率波动较大、利率上升预期强烈有关。东海证券债券分析师李鑫指出,地方债发行利率基本与同期国债利率走势同步,近期债市震荡,机构持有意愿大大减弱,且如果7月13日发行的地方债如期发行,那么其利率一定会继续走高,这可能会大大增加各地融资成本的差异,同时,还将带动国债进一步下跌,加剧债市的恐慌。
已上市地方债利率逐渐攀升
最新一期地方债的发行结果显示,其最终中标利率为1.79%,较此前一期又上涨了3个基点。纵观看来,地方债自发行以来,中标利率基本上呈“高低高”态势。在地方债发行前期,地方债为单只招标发行,发行利率曾由最低的安徽债(一期)利率1.6%升至江苏债的1.82%。不过,随着财政部采取打包方式发行后,中标利率有所回落,从1.82%一度降到了1.67%。然而,IPO重启的消息使得地方债的招标结果再次受到影响,资金面收紧的预期迫使中标利率再次走高,自6月以来,随着债券市场利率的走高,地方债的发行利率也开始新一轮上扬。
有债市分析师认为,虽然此次推迟发行暂时规避了利率上升的不利条件,但未来地方政府债发行利率或将“更上一层楼”。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加息预期的上升,不利债市的因素将逐渐增多,利率上行的趋势将得以巩固。
二级市场基本维持“零交易”
自今年4月初第一只地方债上市至今已有4个月,已发行上市的地方债也达到了42只。财政部统计显示,一级市场的商业银行仍是地方债的主要购买方,而地方债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破发”、“零交易”是市场形容其最常见的字眼。记者通过证券交易软件查询到,截至目前,除了新疆债(一期)破发后有少量交易外,其余的地方债仍皆为“零交易”。7月2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通知,将原公司债券发行代码段增加了20个;却将原地方债发行代码段减少了10个,地方债的“冷眼”待遇可见一斑。
对此,兴业证券债券分析师陈君对此解释说,地方债先天不足——收益率低、流动性差是其 “交易冰点”的主要因素。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购买地方债还不如将钱存入银行划算,银行存款利息大约是地方债到期收益的两倍。
兴业证券分析师盛海还认为,流动性差也是地方债受冷落的一大原因。他指出,地方债与国债不同,国债可以滚动发行,而地方债到期后是否继续发行还有待国家的政策,所以流动性不足。从机构来看,由于地方债的发行数量相对于国债较少,加上商业银行的配置需求多是持有到期,这就更加剧了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对于想做利差交易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机会更是不多,因此地方债频频“零成交”也在情理之中。
王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