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会责任是跨国公司生存之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0日 16:17  中国企业报

  □易鹏/文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力拓“间谍门”事情,让外界看得云里雾里。围绕着这一桩商业战争,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又重新让人关注。在这件事情里面,目前力拓方面是坚决否认参与行贿、窃取商业机密。力拓否认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不管出于任何商业目的,澳大利亚也不会容忍自己本国的企业在国外经营的时候,采取商业贿赂这种明显有违企业社会责任的事情的发生。一旦对于力拓这样的跨国公司深陷有损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丑闻之中的话,那么对力拓的品牌和股价都会有很实际的损害。

  跨国公司更加深刻明白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直接关联到企业生死存亡。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他们所购买的商品的制作是否符合基本的人权标准和环保标准。他们把“拒绝购买”作为手段,迫使企业为了市场份额而不得不认真听取消费者的声音。特别是对那些有品牌的跨国公司,为保证其长期效益,不能仅仅考虑其利润因素,而必须考虑其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和通过“道德投资”和“环境投资”来引导企业注重改善劳工状况和环境保护。通过这些系列运动,形成新的社会共同价值观。与这种新的价值观相适应的是形成了新的社会力量迫使企业按照其相应的道德要求调整经营行为。这样,让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了跨国企业生存的一个很重要基础,所以就不难理解力拓对于是否行贿这种事情的高度敏感性。

  无可置疑,在新形势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生产的主要组织者,他们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形成了超国家的生产和销售网,把世界各国市场和经济活动空前统一起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国际化。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载者和受益者。实力迅猛发展的跨国公司对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急剧膨胀。跨国公司给全世界带来很多东西,资金、技术、管理,同时也带来社会责任意识和具体实践的步伐。目前,充满实力的跨国企业基本上是属于走在前面的那一拨企业,其社会责任感引领着全球企业的道德标准。目前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代表着全球的最高水平。以中国为例,很多跨国企业就在中国实施了很多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比如ABB的打造“绿色屏障”的防沙治沙工程、阿斯利康的震后系统援助工程、百事的土豆农场播种生态农业、BMW的儿童交通安全训练营、微软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在这方面,必须务实地承认,中国目前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跨国企业相比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

  当然,企业社会责任感和法律的制定是相辅相成的,很多时候,政府会通过法律的强制制定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根据美国证监会披露的内幕:从2000年到2003年,朗讯邀请约1000名中国官员赴美旅游,花费超1000万美元。仅在2002年和2003年,就有24起朗讯赞助的针对中国官员的旅行,其中至少12起纯粹是观光,朗讯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因此受到了法律的惩处。这就是曾轰动一时的美国“朗讯门”事件。最终,阿尔卡特-朗讯已与美国司法部和证监会达成调解协议,并愿意就此总共支付250万美元罚款。阿尔卡特-朗讯以这种形式规避刑事起诉,情愿承担经济上的惩罚,无疑是另一种形式的认罪。在这个事情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里面,是不能容忍不管你是否是跨国企业,不管朗讯是否还给美国带来国家的商业利益,但还是要按照法律予以制裁和处罚。

  尽管如此,仍然会有一些跨国企业忽视社会责任。前面说的朗讯,还有做假账的安然以及目前还没有洗清行贿嫌疑的力拓等,就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上面留下污点。而且由于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国家和地方因为较低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也容易让一些跨国企业放松标准,采取了在本地和境外不同的标准。在2007年中国公布了一份近几年的“环境违规企业”名单,上榜企业多达7000多家,虽然大多数是国内企业,但跨国公司的“异军突起”让人意外———不仅数量已逾100家,更有甚者还成了当地的污染大户。榜上有名的既有著名的惠而浦、博世等“世界500强”,也有如日清、花王、嘉仁伯等知名品牌。欧美国家在环保、福利、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高要求,全球公认。跨国公司要达到中国标准,资金、技术不是问题。出现如此“落差”,这是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使用了双重标准。

  所以对于跨国企业而言,要不论地方和时间都要统一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全世界的政府而言,对于破坏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需要有更大的勇气和力度通过法律和控制投资等方式来制约这种现象发生,从而提升全球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