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东“蓝色商机”乍现:八大优势产业集体亮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2日 02: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未来

   7月17日,马来西亚最大国有企业森达美集团与山东省政府的一纸合作框架协议,让不少香港投资大鳄,惊识潍坊的“蓝色机会”。

   据“中马合作示范园(马来西亚-山东潍坊滨海产业园)”,森达美集团获得了在潍坊北部沿海近700平方公里区域内滨海产业园和百万人口新城——滨海新区的投资运营权。

   至2008年底,森达美集团在潍坊港的累计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根据中马合作示范园合作协议,森达美集团增资10亿美元扩建万吨级潍坊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投资机会,正在一幕幕揭开。

   本报获悉,《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日前下发至山东沿海县(市、区)。在这份《指导意见》中,山东在13个海洋产业大类中确定重点培植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能源矿产、现代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海洋文化旅游、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态环保等8大优势产业,山东希望借8大优势产业,抢占蓝色经济高地。

   山东省经信委副巡视员王万良告诉本报,山东目前已筛选出未来3年涉海工业在建和拟建重点项目298个予以重点扶持,总投资1046亿元。

   重型化新局

   据统计,2008年,山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为53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占全国海洋GDP的比重达18%,居全国第二位。

   “山东海洋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海洋运输业、海洋矿沙和油气业、海水养殖业三大产业,而海洋工程业是保障各海洋产业高速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基础和保障性产业。”山东省社科院副院长郑贵斌对本报记者说。

   他介绍,作为海洋新兴产业,海洋工程业包括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海上潮汐发电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以及海上娱乐项目等共计十余项工程门类。

   “目前世界上对海洋油气工程装置的投资占整个海洋工程投资的70%以上,海洋油气工程装备已成为造船业利润的新增长点,且是世界主要海洋大国激烈争夺的目标。”郑贵斌表示,山东省要在这一影响国家能源稳定和经济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中抢先发展。

   资料显示,山东渤海沿岸石油预测地质储量为30亿—35亿吨,探明储量2.29亿吨;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10立方米。近两年,中海油就在山东渤海海域发现了三块油气田。

   郑贵斌认为,随着国家能源消费增长、保护和开发海洋油气资源战略的实施,海洋油气工程装备产业是山东必争的市场空间。

   目前,山东海洋工程业逐步形成三大发展区,即以青岛港为龙头的港口经济区,以东营胜利油田为基础的海洋油气开发区,以威海为主的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区。

   据《指导意见》,山东将在海洋能源矿产业上形成优势,加快推进核电项目建设,开发利用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

   为此,山东将策划和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战略周期长的能源矿产项目,规划建设国家重要的海洋油气、矿产开发和加工基地。

   生态新考量

   山东沿海新一轮重化工业布局眉目初现。本报记者获得独家消息说,山东将在烟台、东营、潍坊建设3个千万吨级国家石油储备基础,以青岛1000万吨大炼油投产为契机,再上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100万吨二甲苯等项目。

   本月上旬,山东省政府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签署能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开发建设山东常规能源和新能源项目;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将大力投入山东核电、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并推进关联产业的发展。

   另据本报获悉,山东还将与中海油、华能等企业合作建设威海海上风电项目。

   不过,山东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和水资源压力。

   本报从山东省水利厅了解到,山东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6,属极度资源性缺水省份,缺水集中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据测算,到2010年,山东需水资源311亿立方,但可供水资源仅278亿立方,即使加上南水北调的13亿立方,缺口仍达20亿立方。

   山东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郝艳萍建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沿海各市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与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实行“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

   《指导意见》确定,蓝色经济区要坚持资源开发、产业培植、区域打造、生态保护“四位一体”的原则,力争走出一条以集成创新实现集成绩效、以立体发展创造综合效益的,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追求资源友好、环境节约的发展路径。

   根据《指导意见》,山东将包括海水淡化在内的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列为着力培植的八大优势产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实施莱州湾、胶州湾、黄河口等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

   郝艳萍还提出了海水淡化的建议。她认为,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缺乏的战略选择和根本措施。

   《指导意见》则确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把海水利用作为战略性的接续产业加以培植,推广应用高效化、规模化海水淡化技术,形成国内重要的工程开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