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隐现资本项目开放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 22:54  经济观察报

  欧阳晓红 胡蓉萍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下称外管局)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果将它们串连起来,会看到一条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路径正渐行渐近。

  7月15日,《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正式发布,将于8月1日起施行。

  《规定》在最大限度简化审核程序、取消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出核准的同时,亦最大范围扩大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来源。

  一位外管局官员坦言,《规定》类似6月9日颁布的境外放款外汇管理规定,这是资本项目开放迈出的又一实质性步伐。

  该官员认为,理论上,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应该是先机构后个人,先长期后短期:“但目前外管局对此尚无固定模式”。

  “先斩后奏”的逻辑

  和以往政策不同的是,《规定》从五个方面规范境外直接投资与 “拓宽”资金流出渠道。

  如变事前审查为事后备案,即可“先斩后奏”简化审核程序;扩大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外汇资金来源,明确可向其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商业贷款及融资性担保;允许境内机构在其境外项目成立前的筹建阶段,汇出前期费用;建立全口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体系;完善与健全境外直接投资项下跨境资金流出流入统计监测机制。

  “新政策的确是资本项下开放迈出的一大步,”一位外管局人士称,“其制衡风险的利器便是境外投资模块——统计监测机制。”

  在上述外汇管理信息系统中,外管局对于25万家统计在册中外企业的资金流动了如指掌。“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一旦国际收支形势出现任何变化,我们可随时调整此项政策。”刘光溪说。

  在刘光溪看来,应把投资业务权交给市场主体,让企业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谁投资谁承担风险,监管部门作好服务与监管即可。

  但是,出于某种客观原因,不愿意过于渲染资本项目开放的外管局官员谨慎表示,新政策促进投资便利化,稳步推动跨境资本交易的对外开放进程。

  央行数据显示,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1779亿美元,为2.132万亿美元,其中5月份增加额达到创纪录的806亿美元。

  外管局人士说,尽管2.1万亿美元外储数据与《规定》的出台是种偶然,但也有着必然联系,新政策是在国家“走出去”大战略背景下的一种分散外储风险与投资多元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下的选择。

  担忧

  事实上,外管局一直担心,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之际,促进贸易便利化,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会被误读。因此,外管局官员谨慎表示,新政策将促进投资便利化,稳步推动跨境资本交易的对外开放进程。

  不过,纵观近期外管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除贸易便利化外,或多或少都在朝着资本项目开放方向行走,甚至到了资本项目开放的一个加速期。

  “虽无开放时间表,但却有一个倒推的压力,上海要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从宏观层面上讲,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些都昭示着目前方向是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

  一方面要推进,但另一方面又恐怕资本项目渐进开放的步伐会被国际投机资金利用。

  很是矛盾的外管局索性回避资本项下开放话题,《规定》只称,稳步有序地推动跨境资本交易的对外开放进程。

  2007年8月,外管局就曾发文明确,境内个人可在试点地区通过相关渠道以自由外汇或购汇投资境外证券市场,业界俗称该政策为港股直通车,港股直通车后来被叫停,当时就曾有学者担心港股直通车会导致国内资金迅速外流。

  夭折的港股直通车可能暗示着资本项目开放路径的某种调整。事实上,外管局自“港股直通车”政策之后,就努力在做一件事——构建跨境资金统计监测体系,按刘光溪的话,有了监控这一“尚方宝剑”,外管局便能掌握体系内资金流动的全局了。

  路径隐现

  而随着6月9日《关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7月6日《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7月13日,《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乃至7月15日的《规定》,有意无意间,外管局似乎加快了资本项目开放的进程。

  而个人与机构的开放,孰先孰后?虽然二者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比如港股直通车是针对个人的境外证券等间接投资,而《规定》是机构的境外直接实物投资;但外管局在资本项目开放的“收与放”之间,还是蕴藏了某种思路。

  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之大门因此就要‘锁住’,既然人民币走向区域化与国际化,企业走出去已经‘上路’,资本项目开放就难以避免,也是一种必然趋势。”社科院金融所人士表示。

  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说,现在的中国距资本项目完全开放还有两步棋要走: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与中国资金进入境外资本市场;其实,两者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放开了,比如QFII与QDII,只不过是通过单笔,有控制地放开,如果完全开放的话,目前的QFII与QDII额度将会取消。

  而在机构与个人资本项目开放路径的选择方面,何海峰建议,不妨先从机构开始,否则,会对中国基本储蓄产生影响,因为中国储蓄大于投资,其有效载体是居民储蓄存款,如果实际在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发育好的情况下,就开放个人对外资本市场投资的话,会对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结构产生影响。

  庄健亦认为,机构先行会更为有把握,其一是数量有限,账目处理更有利;但对个人而言,相对复杂,如当初的港股直通车旨在尽快开放资本账户,释放巨额外储输出渠道;但顾虑在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此举等于打开资本大门,监管难度大,恐出现负面作用,因此被叫停。“不管怎样,事已至此,目前选择是有步骤放开,看效果,审慎而行。”庄健说。

  “无疑方向是资本项目完全开放,先机构后个人,其形态还在摸索之中,划分角度的不同,其监管方式也不一样,在政策组合中存在多种变化的可能性。”社科院金融所人士说。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