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部分大钢企套利游戏:低价长协矿高价给中小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6日 00:22  21世纪经济报道

  少数中国大钢企的套利游戏:大鱼吃小鱼?

  “进口资质”赋予了少数大型钢企一种特权:将低价长协矿,高价倒卖给没有“进口资质”的1000多家中小钢企

  本报记者 王洁 上海报道

  胡士泰和谭以新,这两个谈判桌上的对手,如何走向“合作”?

  事实上,部分中国大型钢企,与力拓等国际铁矿石供应商的“合作”历史久矣。站在它们对面的,是中国1000多家中小钢企。

  在2003至2008年中这段中国的“铁矿石稀缺”年代,部分拥有“进口资质”的大型钢企,通过将从力拓等矿商处获得的低价“长协矿”,高价倒卖给中小钢企,攫取了巨额利润。

  向部分中国钢企提供相对低价的“长协矿”,让它们通过“倒卖”赚取巨额利润,国际矿商事实上成为了部分钢企的“金主”。据本报记者了解,2008年,国内某龙头钢企,有近一半的利润来自铁矿石倒卖。

  “力拓等矿商发现后,心里自然也不平衡,需要这些钢企给出某种回报。”一位钢铁业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而除了不断接受国际矿商的涨价要求外,提供中国钢铁业的机密,亦成为部分钢企的“回报”手段。

  “双轨制”溯源

  据这位钢铁业分析人士介绍,从2000年开始,宝钢、武钢、鞍钢、首钢等大型国企,便陆续开始与力拓等国际矿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没有签订长期合同的钢企,则进口现货矿,“现货矿的主要来源是印度、南非等地。”

  由于铁矿石总体进口量不大,在2000年至2002年间,“你走你的长协,我走我的现货,都很规矩,价差也没有那么大。”

  但2003年以后,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铁矿石进口量开始大幅增加。当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三大矿商,成为中国钢企绕不开的供应商。

  不过,正如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所指,当时,铁矿石进口市场行为不规范,存在盲目进口和竞相抬价的现象;从事铁矿石进口的主体数量过多而且分散,缺乏必要的统一协调和自律。“这些问题直接引起了市场秩序的混乱,使我们丧失了大买家的优势,在进口作价方面不具备话语权。”

  以2004年为例,中国进口铁矿石2.08亿吨,进口额12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40.5%和161.8%。其中,铁矿石平均单价同比上涨86%。

  2005年3月,商务部、中钢协加强了对“铁矿石进口资质”的管理,铁矿石进口企业数目由原来的523家削减到118家(目前为112家)——主要是大型钢企和大型贸易商。此举的目的是,中国钢铁业能够“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实现“大买家”的优势。

  当时,“铁矿石进口资质”向大型企业的集中,与国家力图推动的“钢铁产能”向大型企业集中,互为前提。

  2005年7月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对钢铁行业的发展予以调控”: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

  但之后,中国钢铁业的产能调整,却未达预期。

  “淘汰落后和产能控制的不力,是导致‘进口资质管理’政策失效、矿石市场继续混乱的根源。不仅是铁矿石,所有的原材料都在上涨。”前述钢铁业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从2002年起,中国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我们河北地区的钢厂,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河北唐山一家中型钢企的原料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那时候发展起来的钢厂,大多没有长协矿,甚至没有进口渠道。中国钢企对铁矿石的需求巨大,但矿商的产量却没有那么高。”

  而“进口资质”事实上赋予了部分大型钢企一种“特权”——他们垄断了从国际矿商那里获得的低价“长协矿”,除了自用部分,其余都被高价转卖给了众多“没有进口资质”的中小钢企。

  “长协”和“现货”两个价差明显的市场由此形成,巨大的“套利”空间亦由此出现。

  “套利”路径

  “当然,并不是说,拥有进口资质就等于拥有长协供应。2005年后,虽然有118家企业有‘铁矿石进口资质’,但其中拥有长协矿的,还只是少数。”前述唐山钢企原料部负责人说,“因为,大型的国外矿商都比较牛,一开始只针对大型的、有发展潜力的钢企发展‘长协伙伴’,很少有中小型或民营钢企能订上长协矿的。”

  目前,中国共有大小钢企1200家左右,其中,大中型钢铁企业约70家。拥有“套利”机会的,主要是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大中型钢企。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2003年上半年,首钢从澳大利亚所得的长协矿运抵国内,价格大概在630多元/吨,而当时中国的国内矿最高一度达到1200元/吨。

  2004年,部分拥有“长协矿”的大型钢厂,开始将“倒卖”冲动正式付诸行动。这位知情人士称,“当年,山东一家靠近港口的大型钢厂,仅靠倒卖长协矿,便获得高达7亿元的纯利。”

  这位人士还向记者描述了大型钢厂“套利”的通常路径:无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钢企或贸易商,向有资质者挂靠,用搭船、搭货的方式,尽可能多地顺带进口长协矿。

  “在港口报关、提货单、取货,仍由有资质者完成。”这位人士说,“港口堆着那么多贸易商、钢厂的货,虽然只挂了一家的牌子,但实际上是好几家在分。”

  而按照“进口资质管理”的规定,“无资质者”应向“有资质者”交付中间的差价和佣金费用。“按照规定,一般有资质的钢厂或贸易商,应该收取3%-5%的佣金。但90%的有资质的企业,都会按照现货价出售长协矿,以获得更大的套利空间。”

  在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的2003年至2008年中,铁矿石的现货价始终高于长协价,套利空间也一直存在。

  据河北另一家“没有进口资质”的中型国有钢企负责人介绍,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这家钢厂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口铁矿石,“从贸易商手中直接买,或者从大钢厂买二手长协矿”。

  “有时候,我们会通过贸易商买长协矿,但价格比长协价要高,只是略低于现货价。”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从大钢厂买长协矿一般以现货价,宝钢、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都买过。”当时,现货价比长协价高出10%-100%,最高时,现货价比长协价高出100美元/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