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休:艺术品投资发展空间巨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5日 00:11  中华工商时报

  “虽然我现在同时在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商业和文化产业,但要从发展空间来看,我觉得还是文化产业最有前景。”参加全国“优秀建设者”第二期研讨班的南京天地集团董事局主席杨休笑着告诉记者。

  杨休是一个典型的“儒商”,除了一大堆的“董事局主席、董事长”企业领导头衔之外,他同时还是南京大学的博导、中国文化与文物研究所所长、西安美院的教授等等。

  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杨休就在大学教古文,1990年开始下海经商。从最开始的天地美食、小型飞机、保健品、电动自行车,直到后来投资新材料生产、生物工程、房地产领域,杨休成了“文人下海”的成功案例。

  尽管曾经大量从事高科技行业的投入,并且这些投入也给杨休积累了不断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但说起这些投资,杨休还是称风险太大。

  “一旦技术创新跟不上,或者你的投入不足的时候,那麻烦就来了。”杨休告诉记者,高科技行业的特点就是高投入、高风险。

  做过许多行业之后,杨休仍然想尝试新的领域。曾经就读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杨休,对于带点“历史”痕迹的东西自然情有独钟,自然而然,文化产业成了他不二的选择。“找自己熟悉的行业进入,这个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长风堂博物馆是由天地集团主办的一家民营博物馆,也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最大的书画收藏馆,这是杨休与其他三位企业家合资开设的,杨休占70%的股份。

  “中国的艺术品太便宜了。”杨休感慨说,中国艺术品未来空间很大,中国经济只要不断发展下去,过30年,中国画一定能赶上西洋画。中国大陆如果有比尔·盖茨,有李嘉诚,那现在看似合理的很多价格就肯定不是这个样子了。

  长风堂博物馆之后,杨休开始将他的文化产业不断延伸扩展:从对画家画作进行运作,开办画廊、拍卖公司等平台,延伸到出版社、刊物乃至影视文化的领域,这算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谋篇布局。

  事实证明,杨休的思路十分正确,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他的文化产业没有带来丝毫影响,反而比之前更赚钱了。

  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大家都认识到,投资艺术品收藏,其保值增值的能力比炒股票要稳定得多,基本上是稳赚不赔的;另外一个,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的走强,也给市场带来了充裕的流动资金,有一些就进入了艺术品投资行业,所以可以看到,今年新入场的人很多。 (15B4)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