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跃,薛凌
汽车市场从不缺乏好听的故事——眼下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菲亚特(FIAT)与广汽的合资。
一边是这家意大利汽车企业满满的自信——无论是与奇瑞还是和广汽的谈判,一点都不肯含糊,似乎不复当初南京菲亚特负债累累的模样;而另一厢是刚刚在两个月前将长丰汽车收入囊中,又趁势与菲亚特签订了合资基础协议的广汽集团。
一个急于在国内市场翻身,一个渴望做大做强,二者的联姻会碰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签订婚约
2009年7月6日下午,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的见证下,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董事长张房有和菲亚特集团(下称“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塞尔吉奥·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签署了设立50∶50合资企业的基础协议。
早在6天前,广汽董事长张房有一行就已经抵达罗马,为签约进行准备。“除签字的老总外,参加此次仪式的中方高层还有广汽总经理曾庆洪,外方则主要有菲亚特汽车副总裁艾大伟(Altavilla)、菲亚特中国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斐璇等高层。”2009年7月7日,依旧在罗马忙于后续事宜的广汽董秘卢飒在电话中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广汽菲亚特项目将落户长沙星沙工业园预计2009年8月份开始动工。”卢飒表示,新项目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的厂房需要重新批地建设,而非利用长丰汽车闲置厂房。首期总投资超过4亿欧元。一期年产能为轿车14万辆,发动机22万辆,后续将逐步增加到年产轿车25万辆,发动机30万台。
根据协议,预计2011年下半年,新工厂就将投产首款车型菲亚特中级车领雅(Linea),而首款发动机为FPT菲亚特动力科技的Fire 1.4升(120马力和150马力T-JET)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据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发改委对“广汽菲亚特”项目已经考察完毕,只等走审批程序。
“过程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协议的签订。”菲亚特(中国)公关总监郑晓莉在接受采访时语气显得轻松。对于已经在中国市场上“神游”了两年的菲亚特而言,与广汽的合资无疑是多了一个改变在华命运的机会。
一波三折
在与广汽“订婚”之前,菲亚特在中国市场上饱经坎坷。
早在1999年,菲亚特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彼时的合资伙伴是南汽集团。由于合作并不愉快,双方热恋8年,南京菲亚特却仅售出16万辆汽车。自2007年与南汽分手后,菲亚特便开始在国内物色更好的合作伙伴。鉴于大多数中国企业已名花有主,再加之业已存在的合作关系,菲亚特重返中国的第一站找到了没有合资企业背景的奇瑞。
2007年8月,在与奇瑞签署发动机采购协议之后,菲亚特又与奇瑞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计划按50∶50出资成立合资公司,2009年投产菲亚特旗下阿尔法·罗密欧和菲亚特品牌车型,以期改变在华不温不火的现状。当时,此《谅解备忘录》被业界认为是菲亚特选择奇瑞作为合资伙伴的明确信号。不过,双方深入接触的过程似乎并不愉快。
据了解,在合资谈判中,奇瑞坚持要菲亚特引进全球最新的阿尔法·罗密欧车型,并希望能参与到车型的开发流程中去。显然,强调“自主发展”的奇瑞,有着提升研发技能、生产水平的渴望。
但毫无合资经验的奇瑞,显然没照顾到刚从合资泥沼中抽身出来的菲亚特的情绪。“菲亚特高层认为品牌主导权的把控不严,是导致与南汽合资终结的主要原因。”一位原菲亚特(中国)汽车部门的人士表示,这个“血的教训”一直成为其后菲亚特与国内车企接触中不可触碰的底线。同时,奇瑞提出的“排他性技术转让协议”更是让菲亚特无法接受。
“其实早在两年前(2007年),菲亚特就与广汽开始了技术合作(指广汽借力菲亚特研发自主车型)。”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沈晖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而彼时,正是菲亚特与奇瑞合资谈判的关键时期。“菲亚特中国首席代表阿尔贝里诺就曾对双方(广汽、菲亚特)技术合作表示满意,当时的话里也是有所暗示的吧。”郑晓莉的话很有些“事后诸葛”。
2008年年中,广汽与菲亚特“相互示好”的技术合作开始备受业界瞩目。此时,业界对于双方可能会藉由技术合作进而合资的猜测开始甚嚣尘上。不过,双方均否认了此事。但随后,奇瑞和菲亚特高层开始在不同场合表示,双方合资项目的谈判“暂时放缓”。
前途待解
及至今日,菲亚特已经正式与广汽联姻,曾经的“恋爱”伙伴奇瑞似乎显得有些尴尬。“我们已经与奇瑞暂停了合资谈判项目,双方在重新审视各自的方案。”郑晓莉表示。奇瑞新闻发言人金弋波则对此不予评论,仅表示当时双方(奇瑞、菲亚特)达成了一定的意向,未来的合作问题一直在谈,现在没有什么好发布的。
一方说在谈,一方说暂缓,从字面上似乎可以推断两者对此事态度的些许不同。“其实,菲亚特已经放弃奇瑞了。”一位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按照汽车产业政策,菲亚特在中国还有一个合资名额,但菲亚特对待中国市场开始学会谨慎了,不会一下子将摊子铺得那么大。
当然,与广汽的合资故事到现在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无论是在国际市场上控股克莱斯勒,还是在国内联姻广汽,都算是菲亚特在金融危机下捡了便宜。”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但是,南京菲亚特的后遗症似乎仍在,这一点不应掩饰。此前一波三折的谈判表明,菲亚特在中国“再婚”并不那么从容。
在合资基础协议签订之前,广汽与菲亚特在合资项目上也有过不少角力。表面上看,广汽菲亚特依旧是广汽在做主导;但实际上,菲亚特吸取与南汽的合作经验之后,不会再让权力旁落,而是希望在合资之后以保持在企业的独立性。这一点从今后合资公司高层的构成上可以看出些端倪。
据卢飒介绍,此次远赴罗马签约的广汽高层中,还有副总经理蒋平和广汽菲亚特项目组的主要成员。如果不出意外,今后在广汽菲亚特体系中,蒋平将出任中方负责人。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在广汽菲亚特中可能出现中方高管负责营销,外方专注产品导入和生产的分工。
“蒋平是‘老广本’了,此前曾任广本分管采购和销售的副总,在营销体系和经销商架构方面很有功力。”知名汽车评论员钟师分析,在南京菲亚特时代吃够了营销体系把控之苦的菲亚特,“可以缓口气了”。
年销量达215万辆、国际排名前十的菲亚特,其从经济型轿车到高级轿车在内的全系列产品,在国内市场依旧不乏竞争力。当然,时过境迁,错过国内车市“黄金十年”的菲亚特,面对眼下变幻不定的汽车市场,自然也需要制定新的“战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