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年新增贷款有望达10万亿 信贷政策松紧两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0日 22:54  经济观察报

  程志云 赵红梅

  6月信贷再放天量。

  7月8日晚上6时,央行一改惯例,提前发布公告称,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这也就意味着上半年累计信贷投放量达到7.4万亿。

  仅仅3个月之前,最高调的经济学家预测全年信贷是8万亿。而目前,学者们一致认定,今年新增信贷有望达到10万亿高位。

  面对巨额的信贷增长,政策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监管层担心的是,一方面,目前的银行体系贷款有过于集中于“铁公基”项目倾向,存在风险;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现状又使得信贷政策很难改变方向。

  “这让监管层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上述人士表示。

  微妙时刻?

  根据本报了解到的信息,与前几个月不同的是,6月份中小银行也加快了信贷增速。

  在6月新增的1.53万亿贷款中,工、农、中、建四大行6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4967亿元,占比32.02%,比一季度的超过5成有所下降。这其中,中行和农行增长较快。相比而言,建行和工行则放缓了新增信贷的速度。

  一位工商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从产品结构来看,四大行贷款项目贷款和房地产贷款延续了高增长的态势,国内贸易融资替代一般流动资金贷款明显,票据贴现余额大幅下降。新增贷款仍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领域。

  监管政策则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早在6月初,银监会向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商业银行严控月末、季末“冲规模”现象。

  6月底,三月期央票利率从6个月的最低水平0.97%上升6个基点至1.03%,引起了市场的一片加息浮想。

  进入7月的第一周,央行通过正回购回笼资金1700亿,创下今年公开市场操作单日资金回笼的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央行发布公告:于7月9日发行1000亿央票,其中500亿为1年期,这是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

  令人惊愕的信贷数据和监管层的低调反应引爆了市场对于信贷和信贷政策的猜想。

  不少宏观经济专家都大幅度调高了对2009年信贷增量的预期。

  早在6月底,太平洋证券的宏观分析师周明剑就对本报表示,全年新增贷款预计将处于10.5万亿-11.5万亿区间内。

  而最近一周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和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也纷纷确认了10万亿新增信贷这一预测。

  哈继铭认为,央行最近在公开市场中的举措仅仅是微调,而非政策转向。

  停不下来的信贷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下半年如何控制信贷,或许并不容易。

  哈继铭指出,由于商业银行近期贷款结构主要倾斜向政府项目,而众多期限较长的基建项目才刚刚开工,因此未来贷款的惯性仍较强,很难短期内大幅压缩。

  而一位农业银行人士告诉本报,今年上半年银行息差下降得很快,只能靠把量做上去才能保证银行利润。再加上现在地方政府、国企客户背后哪个没有好多家银行追着,一家不贷,其他行也早就抢上了。现在是谁越早和客户合作,拿到的项目越好,利润越丰厚。

  “现在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第二季度工行和建行开始控制贷款规模,可中行和农行的贷款规模一下子就做上去了,还有很多中小银行也纷纷抢占市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尽管如此,商业银行内部对于信贷急速扩张风险已经有所警觉。

  一位工商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信贷合规性检查和风险监管非常密集,这说明监管层心态的变化。对于银行而言,如何把握信贷投放总量和市场份额之间的平衡,确保信贷稳健增长是一大考验。

  “目前,我们已经将信贷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调结构上。适当控制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密切关注政府过度融资风险,重点防范城建贷款的信贷风险。”他说。

  谁来买单?

  对于天量信贷可能带来的恶果,市场人士早有预警。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告诉本报:同比贷款增速已经达到34%左右,估计M2的同比增速也已经接近30%。这些速度已经超过了“保8”所需要的货币信贷扩张速度的一倍。

  根据马骏的计算,今年第二季度的年度化的GDP环比增长速度很可能已经达到18%,为199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远远超过了“保八”的目标。

  “如果贷款和货币继续按此速度增长,将导致难以控制的通胀、坏账和资产泡沫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采用“微调”手段,包括多发央票、窗口指导、风险指引等软性的措施,很难达到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度扩张的效果。他说。

  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本报,信贷政策目前实际上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目前的银行体系贷款都集中在“铁公基”(铁路、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型项目上,信贷集中度很高;这种项目不出现风险则已,一旦出现风险就会拖垮银行。其次,从信贷期限来看,中长期贷款更多,信贷结构不合理。除此以外,这一轮信贷给地方政府授信较多,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对地方政府信用形成共识和评级监督系统,在这个基础上盲目放过多的地方政府项目贷款风险不小。

  而另一方面,目前实体经济还不够活跃,需要资金支持,监管层现在很难去改变信贷政策的方向。监管层担心一旦信贷政策调头,除了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外,还会令市场预期发生改变,动摇市场信心。

  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指出,过量的信贷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囤积在资产市场或者趴在银行账户中,很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和不良贷款的恶果。而适当紧缩信贷并不会伤及实体经济本身。

  而马骏则认为,目前真正能有效抑制贷款飙升势头的恐怕只有两类措施。第一,迅速放缓项目审批速度;第二,重新启用季度和月度的贷款额度控制。短期来看,这些措施目前可行性不大。但是,如果等到六个月以后再采取措施,恐怕为时已晚。

  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