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商 灏
国家统计局7月16日将要 公布二季度GDP等宏观经济数据,而当前国家经济受巨量信贷规模的支持和政府不间断扩大投资产生的效应,其回升态势被认为似乎已基本明确。一些经济专家近日甚至建议中央不要改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面对信贷增长过快及全球流动性宽裕所引发的日渐增强的通胀预期,面对外部需求严重受挫,政府下一步如何确立正确的宏观政策举措以保持经济继续高增长?此外,上证指数经过半年多的爬升,重新站上3000点,其未来一段时期的变化趋向将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最近向本报提出了他的相关看法。
宏观政策应该稳定
保八不应成经济阻碍
华夏时报:信贷增长过快对于国内经济增长未来变化趋势会有怎样的影响?您对于目前宏观经济政策有什么建议?
吴晓求:目前应该已不是处在信贷大规模扩张的时期,但仍应执行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如何促使经济走出衰退,进入复苏,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当前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实际上,我也可以理解——现在好像有一种比较明显的政策取向,那就是即便未来某个时候有某种通货膨胀的压力的风险,也要使中国经济尽快走出衰退。
但我本人更倾向于采取相对更稳定一些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大起大落的时期,在中国经济外部需求大幅度缩减的时刻,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扩张内部需求,来弥补外部需求的不足,是完全恰当的。然而我们至少应从理念上认真地考虑未来如何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警觉。
因为实际上,治经济衰退难,治通货膨胀也很难。治经济衰退,可以通过各种扩张性的刺激经济的政策,使经济走出衰退;而治通货膨胀,有时候却很令人烦恼,因为通胀起来以后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如何去收缩它。
经济的发展还是应该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过程中比较好,而不应出现过于严重的大起大落。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大起大落有一些特征。除了这一次和外部危机有关系之外,实际上和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过大的波动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因此我认为,第一,应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第二,经济政策应有某种前瞻性;第三,要保持经济政策的匹配性。从经济政策角度来看,这三点是非常重要的。
华夏时报:目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宏观面还可能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政策来做微调?
吴晓求:我认为,不应过于频繁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而只可适度地做一些微调。否则将会使经济无所适从。
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所谓物价负增长的时代很快就会结束,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方面减息的空间已经不可能再有。货币政策将进入到一个新的周期的起点。上一个应对经济衰退的货币政策周期已接近尾声。为了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目前的扩张性就够了。
华夏时报:您怎样看实现保八目标的意义?
吴晓求:宏观政策提出保八的目标的实质,首先是为了保证就业,否则社会将相对不稳定,同时也会影响到内部需求的增长。其次是为了借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国家经济开放发展的步伐,提升中国经济在某些领域的竞争力。
从政策目标来看,实现保八并不很难。但我本人关注的,并非它能否实现,而在于实现的途径及其对于未来中国经济有何影响。如果采取过于短期化的措施,而使经济缺乏持续性,如果保八成为了明年后年中国经济的阻碍,我们宁愿不要保八,哪怕只有7.5也就可以了。
即使CPI上涨
也不应采取货币收缩政策
华夏时报:美元下跌的趋势目前可能还不会结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下去,这反过来对国内经济可能会有相当的影响,货币政策会如何应对?
吴晓求: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是下一阶段的必然,各国经济复苏之后,都会对资源品提出需求,之后就会引起物价上涨。所以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一年或一年半以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CPI变化,一定是全球经济转暖所引起的变化,可能不完全是货币泛滥所造成的。这就预示着我们即使那时候CPI上涨,也不要采取非常激烈的货币收缩政策。
经济发展的轨迹中,从来都是随着GDP的增长、收入的增长,物价也随之上涨。因此,物价的某种上涨,只要是有利于GDP的增长,就应该是可以忍受的。我们所不能忍受的,是经济的衰退,是失业的大幅度增加。
华夏时报:人民币汇率政策会有什么变化?
吴晓求:从目前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对于中国经济走出衰退是有价值的。我非常不赞成以人民币贬值的方式推动出口,如果靠本币贬值来推动出口,那么这样的出口本身已没有多大的价值,而且它还会带来对资源浩劫式的利用,产品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还会造成人民生活福利水平没有实质性提高。但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的确也会对中国经济带来负面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人民币国际化的节奏。长期来看,人民币稳中上升是一个基本的趋势。相对于美元的贬值压力而言,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较小。
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华夏时报:您曾表示,人民币应谋求与美元共存,承担全球货币稳定的责任,并认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对货币发行国的宏观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会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那么,您认为政府还应给予资本市场哪些政策?
吴晓求: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中国金融大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和内容。中国金融的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人民币不断国际化。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就难有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但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也必须有赖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大发展。
所以我经常说,只要有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市场大发展,就有了中国金融的崛起。而有了中国金融的崛起,才会有中国经济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稳定的发展。因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时期的增长,需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特别在改革开放时期尤其是这样。这个资源配置机制主要是通过金融体系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随着经济增长越来越快,它需要一个开放的视野,开放的金融体系,来吸纳全球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推动中国这一庞大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华夏时报:人民币国际化如何利用所获得的契机加快进行?
吴晓求:美元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但却没有以前那样强势了,否则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是非常困难的。从不可交易的货币到可交易的货币,这是一国政府可以做到的,但若要将这个货币变成全球愿意持有的资产,使其成为贸易结算的货币,那是市场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