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商行灾备系统异地腾挪 路径争论犹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7日 02:17  第一财经日报

  韩婷婷

  伴随着异地扩张战略的实施与深入,城商行的灾备系统与数据中心开始出现向异地“腾挪”的趋势。

  去年的汶川地震中,龙门山断裂带上包括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受灾,身处其中的各城市商业银行的灾备系统与数据中心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灾区重建工作已开展一年,四川各受灾城商行都已认识到异地灾备建设的重要性,却迟迟无法就重建方案达成共识,只能依赖临时灾备系统。

  “各家城商行自建灾备系统,要买地、建房、购置软硬件,还要日常维护,成本非常高。所以各家出资共建,被公认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案。但各行在异地灾备系统的选址上,出现很大争议。”四川某城商行人士说。

  他告诉CBN记者,成都周边的城商行为了便于提取数据和日常维护,认为成都比较合适。距离重庆较近的城商行,认为当地与成都同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出于安全考虑更倾向于建在重庆。而四川省内城商行的龙头成都银行,则有意将灾备系统直接挪到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中心城市。

  “将灾备系统或数据中心迁到北京、上海等地,对城商行来说是比较有远见的选择,特别是对已经开始异地扩张,或者有计划跨区域发展的城商行,更应考虑这一因素。”他说。

  但上述人士指出,四川省内各城商行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且异地扩张的进程也各有不同,对灾备系统的建设要求很难统一。因此,重建方案目前仍在研讨过程中。

  就在四川城商行还在为选址问题“争论不休”时,包商银行却已将灾备系统与数据中心完全迁到了北京。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2006年分别发过文,要求全国性银行要考虑异地的灾备建设,人民银行还要求同时考虑同城和异地两种灾备方式,银监会则要求在省域以上的数据中心要实现异地灾备。”GDS万国数据副总裁汪琪说。

  包商银行数据中心迁址北京,显然是为支撑其进一步的跨区域发展。目前,该行已将触角伸向宁波和深圳,并将自身定位在“首家总部设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据了解,该行北京的新数据中心预期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投入运行。

  与包商银行的一步到位不同,南充市商业银行“两地四中心”的灾备体系建设正在分几步进行。

  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灾备体系的建设是配合分支机构扩张的步伐去规划。除南充和成都的全功能灾备中心外,贵阳分行开业后,将在贵阳设立一个全功能灾备分中心。此外,也将在上海设立一个数据备份中心。“目前我行在上海没有分支机构,所以设立全功能中心还没有必要,单一的数据备份中心建设成本会相对低一些。”

  而对城商行来说,建立异地灾备最大的障碍莫过于高成本。

  汪琪指出,在异地建设一个能够涵盖城商行核心业务平台的数据中心,其成本与其总部数据中心成本接近。因为牵涉到网络和异地科技队伍的建设,运维上的费用还要高于总部。

  “根据各城商行规模不同,各自成本也有高低,但异地中心相当于再造一个银行系统,这个比例是比较吓人的,而且这个系统平常还用不到。”他说。

  多位受访人士都认为,异地灾备建设,外包方式更适宜,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和节约成本。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