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何振红、实习生王志伟报道: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有新的保障。6月22日,北京同仁堂命名了20名中医药大师和20名特技传承师,旨在丰富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做好中医诊疗技术和中药技术的传承,加快推进我国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据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董事长殷顺海介绍,这20名同仁堂中医药大师包括16名中医大师和4名中药大师,是同仁堂“金字塔”人才工程的塔尖,他们平均年龄75.65岁,实践经验丰富,都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国宝”级人物,有16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批准命名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解决中药制药疑难问题上技艺超群。
此次命名的20名同仁堂特技传承师将带53名徒弟。殷顺海说,以师带徒是同仁堂传承传统工艺和精湛技术的传统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拜师人数逾1000人。为使师带徒这种教育模式更加完善,北京同仁堂制定了《关于师承教育(师带徒)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特技传承师和徒弟确定传承关系不受单位限制,实行组织搭桥、师徒自愿原则,师承教育期间徒弟理论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50学时集中脱产培训。据悉,同仁堂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代表,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