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飞船遨游太空3天后顺利回到祖国怀抱。3位航天员挥手走出飞船的情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电视直播中,飞船安全返回的全过程更令人赞叹,一切尽在精测妙控之中。
执行神舟七号飞船回收任务的,是被中央军委授予“功勋着陆场站”荣誉称号的总装备部某基地活动测控回收部着陆场站。建站40年来,该站承担的回收22颗卫星、7艘神舟飞船任务,无一失手,成功率100%,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近日,记者走进这支功勋部队,聆听他们攀登航天事业科技高峰的动人故事,探寻他们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不懈追求。
(一)
如果把航天比做一部戏剧,火箭腾飞是序幕,精测妙控是剧情的展开,成功返回就是完美的结局。
为了完美的结局,着陆场站官兵用40年的艰苦奋斗书写了对航天事业的执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
老站长齐收金至今记得他们执行第一次回收任务时的情景: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3天后回收。卫星上天不易,返回更难。这是着陆场站第一次执行任务,成败系于一身。
11月29日,地面指控中心向卫星发出返回指令,卫星准确无误地执行,进入飞向地面的运行轨道。
按照返回方案,卫星将在我国西南某地降落,着陆场站在预定区域进行了布阵。分布在区域四周和中心的8辆定向车交会定点测量,空中直升机机动搜索,搜索人员背着无线电定向仪和电台徒步前进搜索。
凭着不怕艰苦、不怕困难的惊人毅力,靠着今天看来有些“原始”的技术装备,他们成功地对卫星进行了回收。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着陆场站承担的任务也有了全新的内容:从飞船着陆段的测控,到返回舱落点计算;从负责预报着陆场区的气象,到保障着陆场系统与飞船、北京飞控中心的通信;从负责搜索回收返回舱,到航天员的救援和有效载荷的处置。在设备技术新、任务责任重的考验下,着陆场站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继1999年顺利回收神舟一号飞船,成功掌握飞船回收技术后,着陆场站又迎来了中国航天史上激动人心的时刻。
2003年10月16日早6时,杨利伟乘坐着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大气层,此时着陆场站的官兵们正执行着测量回收任务———
6时07分04秒,雷达捕获目标,场站迅速将北京飞控中心发送的各项指令向神舟五号发出。同时有关测量站向北京、西安中心和回收直升机发送飞船落点数据。随着飞船平安落下,搜救人员用最短时间找到飞船,计算出的落点与实际落点仅相差1.1公里,创造了世界航天纪录。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着陆场站官兵一次次将飞船成功回收。40年来,着陆场站官兵的足迹遍布26个省区市,累计行程135万公里,使我国成为世界回收航天器成功率惟一达到100%的国家。
(二)
谈起自己的工作,官兵们幽默地说,“卫星天上飞、我们地上追”。然而在这幽默的背后,却是场站官兵转战26个省区市,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艰辛。
1990年10月,我国第12颗返回式卫星返航。部队行军千里赶到目的地时,上级下达新命令:卫星落点与理论落点误差较大,必须火速赶往600公里以外的回收区域。
场站官兵立即开始了急行军。此时的行军地川东地区正阴雨连绵。车没法开,他们就人拉手推,硬是将一辆辆10多吨重的特种装备车推着往前走。就这样,官兵们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建起回收测量阵地,为成功回收卫星赢得宝贵时间。
神舟四号飞船成功着陆内蒙古某地后,场站搜救队奉命到现场执行任务。当时气温近零下40摄氏度,导致测量飞船返回的仪器无法正常工作,操作员陈连波毫不犹豫解开衣服把冰冷的仪器塞进怀里,用体温温暖仪器。他被冻得嘴唇青紫,浑身战栗,直到仪器“苏醒”过来。运送神舟四号飞船返回的路上,厚厚的冰层令车辆无法前进,官兵们索性把大衣脱下来铺在车轮底下,推着慢慢向前挪,几公里的路程,整整走了3个小时。
(三)
这支部队素有“大篷车队”之称,航天器落在哪,他们就征战到哪,每次征战都几个月不能和家人团聚。然而,广大官兵忠诚地履行使命,在献身航天事业中书写着别样的人生。
40年前,第一任站长卢升臣奉命组建回收测量站,他带领勘察小组远赴西南。当时,他同为军人的妻子患病。卢升臣回来后,由于站里工作太忙还是没顾上妻子,结果妻子病情加重,去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已并发尿毒症。医生对卢升臣说,“太晚了,有时间多陪陪妻子。”
选择了军人职业,意味着牺牲;选择了航天事业,就意味着奉献。
执行神舟五号任务时,现任站长贾书贵和妻子何惠惠双双奔赴内蒙古场区,把女儿送回老家,孩子在玩耍时摔伤了胳膊,只在乡卫生所做了简单治疗,等执行完任务把女儿接回部队,才发现女儿的胳膊已经畸形了,要想治好只能重接。
士官张志涛,从2002年起就在内蒙古着陆场站留守。场区方圆百里人烟稀少。春去秋来7个年头,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怨无悔。
在追星揽舟的万里征程中,着陆场站的官兵们恪尽职守、艰苦奋斗,用他们的无私奉献书写着对航天事业的不懈追求。
(四)
神舟五号飞船回收前8小时,实测浅层风风速达18米/秒,而返回舱着陆气象条件要求浅层风不能大于10米/秒。前方指挥部担心飞船着陆时风速降不下来,几次电话询问。着陆场站负责人果断回答:“请首长放心,飞船着陆时风速肯定会降到3至5米/秒!”果然,几小时后风速降至5米/秒,完全可以执行回收任务。
这样精确的计算,是着陆场站始终坚持紧盯科技前沿、不断创新的结果。
近年来,着陆场站官兵刻苦钻研,攻克一道道难关,使我国航天测控回收技术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着陆场站组建之初,测量设备比较落后。那时,搜寻一颗卫星需要3天。
为提高测量精度,场站发动官兵进行技术革新。当时,站里有位技术工程师叫周树功,他萌发一个念头:改造站里测量高空气象数据的气象雷达,将之同时用于测卫星。这个大胆的设想得到了领导和技术部门同事的支持,经过严密论证和反复试验,这台气象雷达果真具备了测量卫星的功能。这一技术创新,使我国卫星回收实现了由定向测量到定点测量的跨越,搜寻时间由原来的3天缩短为2小时。
飞船返回着陆段容易发生事故。“黑障区”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在“黑障区”内保持对飞船的跟踪,直接关系飞船的成功着陆和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执行神舟一号任务时没有任何经验,在“黑障区”丢失了信号,出“黑障区”后目标捕获、通信恢复就比较慢。因此,着陆场站下决心攻克出“黑障区”后快速重捕这一难关。
他们通过分析发现,丢失跟踪信号的主要原因是对“黑障区”内的信号特征不了解。通过反复试验,研究人员逐步掌握了“黑障区”内的信号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在此后的任务执行过程中,神舟飞船即便进入“黑障区”,他们都能稳定有效地跟踪到目标。
但一个新问题出现了,飞船出“黑障区”后,连续跟踪的返回舱信号又神秘地消失了。指挥员迅速采取措施,转换跟踪设备后又重新捕获到目标。任务成功完成了,但场站的科技人员并不满足,要进一步弄清返回舱信号为什么神秘失踪。
经过对测量数据一遍又一遍地分析研究,他们发现,返回舱出“黑障区”后,在特定的雷达频率范围内,雷达目标丢失是必然的,专业人员把这段时间称为“隐身区”。这一发现,成为飞船出“黑障区”后如何重新快速捕获目标的技术关键。
近几年,该着陆场站始终把创新精神贯穿于载人飞船测控回收的各个方面,凭着勇于登攀的干劲和毅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天气情况直接影响飞船能否顺利返回,为了避免浅层风对返回舱着陆的影响,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他们组成攻关小组,走访知名气象专家,认真研究场区30多年的气象资料,反复推导、检验,并运用数学建模等手段,找到浅层风变化的基本规律,分析出浅层风和地面风的对应关系,并总结出一套分析预报浅层风的科学方法。目前,他们做出的浅层风预报,准确率可达80%以上。
作为我国第一支航天器回收部队,着陆场站官兵始终保持敢为人先、勇于超越的开拓精神,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近10年来,着陆场站官兵结合任务需要,开展了60多项科研攻关,共有24项重要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