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科奶业意欲退出 太子奶酝酿“再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4日 14:45  中国经营报

  “现在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稳定,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也在进行有序的重整,未来要看情况,不排除和外资企业合作的可能性。”湖南太子奶集团(以下简称太子奶)的投资方之一摩根士丹利的投资方代表6月30日告诉记者。

  雀巢考察

  按照株洲高科奶业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6月底的公开说法,7月6日,雀巢大中华区总裁及其在中国总部的一些高管将会拜访株洲市人民政府,然后考察太子奶的各个生产基地,双方将在生产管理、新品研发、包装设计和原材料供应4个方面开展合作。

  在高科奶业接管太子奶集团4个多月后,湖南当地知情人士7月1日告诉记者,太子奶到6月底已实现6.6亿元的销售收入,利润6000万元。以前述投资方代表的说法,“已经达到了历史上比较好的经营水平”,而文迪波此前也明确表态,一旦太子奶的资产负债率到达正常水平,或者有战略投资者愿意接盘,高科奶业将会退出。谁来接盘太子奶一时备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雀巢似乎不是近期才与太子奶接触的,太子奶董事长李途纯表示,去年外资投行第二轮注资未果,背后就是因为他否定了当时雀巢与投资方约定的收购计划,不过6月30日,记者就此事分别向摩根士丹利和李途纯本人确认时,双方都没有明确回答。

  太子奶集团前身成立于1996年,之后逐渐成为李途纯控股的民营企业,2006年,太子奶引入英联、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三大国际投行注资7300万美元,占比近30%,并提出了远期上市计划。

  2008年下半年开始,太子奶集团开始陷入停产、拖欠员工工资和银行集中收贷危机,经营一度瘫痪,2008年11月,三大投行承诺再度注资4.5亿元,但李途纯必须交出手持61.6%的股份,不过到当年12月,李途纯转让出股权后,三大投行并没有出资,于是,2009年2月,株洲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株洲高科集团组建株洲高科奶业经营有限公司,注资1个亿,以租赁经营的方式,接管太子奶的生产业务,李途纯的股权再次被质押给高科奶业,但保留了名誉董事长的职位并负责后续的债权清理和重整。

  李途纯拒绝

  了解李途纯的人士告诉记者,李途纯市场开拓和资本经营的能力很强,但善于开源而不善于节流和成本控制。据了解,2007年9月,太子奶曾经和花旗银行、新加坡星展银行等6家外资行签订了5亿元三年期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贷款,但是由其个人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如果2010年9月,该笔贷款无法偿还时,李途纯个人可能还会承担刑事责任。

  6月30日,该笔银团贷款的一方成员人士告诉记者,到2008年7月时,该笔贷款的运用情况还比较正常,至于之后的情况,目前还很难说,但银行一般也会在适度情况下与企业共渡难关,但他并没有确认是否会继续给太子奶提供后续融资。

  前述大摩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接手方)不限于有奶业背景的产业投资者或者纯粹的财务投资者,只要有意,双方都可以坐下来谈。不过,对于潜在的投资者雀巢,李途纯6月27日却表现出了强烈的抵抗心理,他认为雀巢收购,不是拯救太子奶而是会把太子奶的品牌“消灭”掉。

  湖南当地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李途纯对太子奶有深厚感情,不愿意看到企业被同行吃掉的心情可以理解。2008年11月危机关头,李途纯就在国内到处寻找一些财务投资者而非产业投资者进驻,不过并没有成功,李途纯资金和管理权都想抓住的意图很明显。

  不过7月1日,国内一位湖南籍的本土创投领军人物告诉记者,目前来看太子奶对财务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

  该创投人士认为,太子奶当前主要是对一些消费企业如雀巢有补充或者强化渠道的作用,财务投资者的信心则很难建立。在财务投资者和产业投资者之外,湖南当地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李途纯通过个人的渠道筹集资金,未来重新掌握太子奶的控股权。记者就此事向李途纯和太子奶前总裁谭孝敖求证时,两位分别以“不好说”和“以后再说”为由没有回答。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t.sina.com.cn/chinabusinessjournal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