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还将徘徊一段时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4日 11:42  中国经营报

  在本次调查中,青年经济学者对当前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做出了明确的判断。

  超过八成被访者认为未来3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将低于改革开放前30年速度,但仍能保持快速发展。其中,认为中国经济30年后平均增速与改革开放前30年基本相同,维持在8%~9%的青年学者占10%;认为略低于改革开放前30年速度,增长率维持在6%~7%的占37.1%;而认为明显低于改革开放前30年速度,增长率维持在3%~5%的占45.8%。而认为经济增长在3%以下,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的中青年学者仅占7.2%。

  61.4%的被访者认为中国经济还将在目前状态徘徊一段时间;而16.3%的被访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度过冬天,处于向上增长的态势”。

  尽管金融危机阴影未去,青年经济学者对于经济走势持谨慎态度,但是对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持乐观态度。

  未来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

  “从1978年以来30年中国经济增长平均增速超过9%,未来30年经济增速会是什么样?可能达不到这么快的速度,但是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我认为,经济增长仍然能够达到7%及以上。”参与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钢说。

  李钢说,支持未来经济30年高速增长的原因在于,一是我们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中国产业的发展空间仍旧很大;二是中国政府动员资源能力全球独步;三是我国已经有一大批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以十分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

  调查显示,随着经济持续走强,超过半数的被访者认为30年后中美汇率会维持在3~5的水平,而18.3%的被访者认为会在3以下。目前美元兑人民币在6.83左右,这意味着半数左右的被访者认为人民币将在现有水平上升值100%,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实现。

  2008年美国GDP总量为14.33万亿美元,而中国为4.22万亿美元。未来多少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本次调查的热门话题。

  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近半数被访者认为30年后中国可与美国经济总量持平,只有三成被访者认为50年后方可持平。

  李钢乐观判断:“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可以超越日本。还要20年时间,中国经济总量就将超越美国。按现行汇率估算,目前中国经济是美国经济体量的四分之一,如果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继续保持7%的增长速度,而美国保持3%的增长速度,同时人民币汇率升值100%,那么20年后,中国经济总量就会超越美国。”

  “即使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从人均经济总量来看,我们还远远落后,20年后估计仍然是美国人均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要实现人均的超越,还需要50年时间。”李钢说。

  在青年经济学者眼中,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健康,支持经济增长的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红利仍然在发挥巨大的作用。“这么多的人口,他们想致富,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有了这种动力,经济增长会慢下来吗。”被访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说。

  事实也是如此,每一轮经济危机后,大家都比较悲观,预测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如1989年和1998年,都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会下来,但是事后发现,中国的增长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这轮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速突然掉了下来,有外部原因,同时也有内部调控原因。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过紧,造成内需大幅下降,加上外部需求回落,导致经济增长直线下滑。”郑超愚说。

  “近几年内中国经济能够维持9%的增速。速度和效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降下来了,效率就提高?速度一旦下来,就业问题就会爆发,所以发展还是硬道理。”郑超愚补充道。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因素

  调查显示,政府投资效率,收入分配问题,以及中美关系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始企稳,进入第二季度,在政府投资拉动刺激下,房地产投资也开始回暖,中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

  但是调查显示,被访者关于中国政府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观点对立。有42.2%的被访者认为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损失效率,但能大幅提高中国经济的潜力”;而有45.8%的被访者认为“短期可能会使中国经济增长,但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效率”。

  郑超愚说:“中国经济要走出金融危机影响,就必须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目前的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来说还是不够的,特别中西部地区。”

  “我们不要认为,只要是政府投资就是低效率的,关键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回报较低,投资规模大,民间资本缺乏兴趣。这个时候只有政府投资才能补充经济增长这块短板。”郑超愚说。

  而另一位青年学者说:“政府投资只是一个短期的过渡性措施,政府投资后,要启动民间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否则未来政府投资会带来一批呆坏账,影响经济长期发展。”

  被访者认为目前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最大障碍由高到低依次是技术水平不高、国家形象及文化影响力不足。

  其中37.9%的被访者认为目前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最大障碍是技术水平不高,33.5%的被访者认为是国家形象及文化影响力不足。

  这个问题引起了李钢的重视——“企业竞争要靠品牌竞争,为什么我国成为全球服装业制造车间,但是名牌却少之又少。归根结底是,尽管我国经济总量上去了,但是国家形象及文化影响力没有相应地提升,导致外界有一种‘暴发户’的形象,并不认同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制度和文化因素。这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瓶颈,近半数被访者认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47%的被访者认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41.4%的被访者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