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级市场渐出IPO阴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1日 08:50  中国经济时报

  张炜本周二,IPO重启,获批的第三家公司——家润多亮相,但上证指数收盘下跌并非受此影响。沪市早盘一度再创反弹新高,攀至2997.27点,午后的下跌主要是获利回吐所致。这表明二级市场逐渐走出IPO重启带来的心理阴影。

  对IPO重启的满不在乎,显示出反弹的强势,是管理层和投资者都希望看到的。上周,IPO第二单——浙江万马获准发行,市场对其几乎没有反应,已表明市场初步消化了IPO的压力。本周一,是IPO重启第一单——桂林三金发行申购的日子,沪市上涨1.61%并创出反弹新高,显示出投资者信心没有因IPO重启而受损。当日,中国石油上涨3.22%,对指数创新高的贡献较大,事实证明市场依然“不差钱”。

  投资者此前对IPO重启的最大顾虑是担心二级市场资金遭分流。想当年中国石油IPO时,申购冻结资金高达3.3万亿元。若再现这样的资金“大搬家”,二级市场岂不遭严重伤害。从桂林三金的发行来看,有168家询价对象管理的649家配售对象参与初步询价报价,总体超额认购倍数为476倍。这称得上是投资者踊跃参与,可由于网上申购受单一账户不超过发行总量的千分之一限制,且新政规定网上网下不能同时“打新股”,使桂林三金IPO对二级市场的分流效应“大不如前”。来自证券之星快赢数据显示,本周一沪深两市资金并没有出现净流出,而是整体净流入57.8亿元,其中沪市资金净流入45亿元。看到这样的结果,投资者对IPO融资的恐惧趋于消除。

  除了政策因素抑制资金大量“囤积”一级市场,投资者心中也多了一份风险意识,改变了“打新股”的盈利预期。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使桂林三金的发行市盈率达到32.89倍,远高于以前新股发行的20倍左右市盈率。相关券商认为,“已经给二级市场预留了一定空间”。然而,新股上市暴利难现的预期成为共识。面对有限的盈利空间,二级市场资金对新股申购的热情有所下降。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新股发行不愁没人捧场,但难以再像当年那样伤及二级市场。

  IPO节奏是市场看重的另一个因素。现已公布的IPO前三单均为中小盘股,发行融资的规模不大。而且尚未出现两家公司同时宣布发行。这样的发行节奏得到市场认可,有助于投资者克服IPO重启带来的心理影响。与此同时,大盘股IPO发行的时间被认为将延迟。

  市场人士称,根据国有股转持社保的办法,公司在完成IPO前必须取得国有股转持社保的批文。目前已通过发审会的大型公司都有国有股东,必须履行转持义务。换言之,大盘股一时还难以IPO,预估准备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除非豁免已通过发审委的公司在IPO前取得转持批复的要求。

  面对现有的IPO规模,二级市场不会感到很紧张。从以往的情况来看,IPO导致资金“大搬家”的敏感时候,一是发行大盘股,二是多个新股同时发行。现有的发行节奏,显示出管理层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来推进IPO,避免市场受到较大冲击。这样的政策意图,被投资者视作利好。

  不过,本周二先扬后抑的走势,反映出3000点大关前压力不小,获利回吐的可能性增加。IPO前三单的负面影响较小,并不预示着IPO在今后彻底不会成为二级市场的拖累。投资者的隐忧存在两方面:其一,指数若涨得过快,IPO可能随之提速,或变成管理层调控市场的手段之一。其二,新股上市的炒作程度还有待观察。假如桂林三金上市后炒作过头,对二级市场将不是好事,会致使部分资金放弃原有的谨慎,从而使“打新股”热情进一步高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