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记者 姚伟
“中国可能成为世界通货紧缩逆转的急先锋。”针对近期争论颇多的通胀之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近日旗帜鲜明地提醒说,中国需要警惕未来6个月左右可能出现的“高通胀风险”。
刘元春是在6月27日由张江高科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当天指出,目前大量学者认为通货紧缩是当前最为严峻的问题,因为全世界都处于通货紧缩的下行通道,但这个观点可能忽略了中国的“特殊性”。
刘元春口中的“特殊性”是指,石油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冲击作用是不同的,中国经济的二元性以及中国重化工化的增长模式决定了中国对这些商品价格更敏感。
“我们未来的价格上涨依然与2006年~2008年的上涨具有相同的结构性特征。”刘元春称,当前要警惕的不是一般价格水平增速的逆转,而是可能发生的价格水平大起大落的情况。
此外,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和CPI及GDP之间的增速缺口同时达到近20年的历史新高,亦是“特殊性”之一。
对于可能出现的“高通胀风险”,刘元春建议,“特别要防止地方政府和各个职能部门借救助经济而绑架货币政策的超预期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出现在当天会场上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于通胀之忧,另有自己的说法。
“(现在说通胀风险就)好比说新婚中的小两口‘你们三年后要离婚,起码要打架’。我不能说没可能。”姚景源说,“但你不能就以这个理由跟他们说不能干这个(结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