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改委专家透露中国开征碳税无时间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9日 00:27  中国经济周刊

  低碳经济艰难起步

  周海滨 实习生 吴春威

  前一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碳税征收传闻其实子虚乌有。

  “只是在做研究,还早着呢。”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6月24日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征收碳税并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更无时间表可言。

  虽然中国暂不考虑征收碳税,但是低碳经济在中国已然起步。“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近日表示,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

  低碳之路并非要从碳税开始

  “碳税征收暂无时间表,发展低碳经济在中国是一条艰难道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近日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亚太低碳经济论坛(下称“论坛”)上也作出类似表述。

  此前有消息称,我国正在研究推出碳税,并有望明年出台方案。碳税是环境税的一种,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燃煤、石油等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该税推出以后,排污税或许会取消。同时,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也曾表示,我国正在研究推出环境税、能源税和碳税。

  一直以来,深化能源资源领域的价格、财税体制改革,被认为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低碳对所有国家都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至于我国何时推出碳税,就更无时间表了。”李俊峰对记者表示。

  尽管碳税出台还“遥遥无期”,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止。“中国在低碳经济上实际上走的很早,比如,像风力发电这样的可再生能源,是世界第二位;光伏发电,中国是第一生产大国;太阳能发电的使用量在65%以上,而且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李俊峰在谈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时说,“但是这些还不够,工业文明之后,低碳经济是一条必由之路。”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因为其完全符合国家利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相关场合表示,我们国家化石能源相对贫乏,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效率,才能摆脱国家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自然资源环境与发展司能源处处长李少义也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我们解决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关系。

  中国低碳经济方向在哪

  “低碳经济的提出为解决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矛盾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首要选择。”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前主任委员毛如柏如此评价低碳经济对中国的重要性。

  事实上,从“低碳经济”在2003年登上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进入公众视野以来,中国就开始致力于低碳经济的推广,政府高层多次在公开场合倡导发展低碳经济。

  那么,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该怎么走?李俊峰和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都表示,这条道路面临艰辛和挑战。

  “低碳经济是一条道路,但是这条道路走起来不是那么容易、那么顺畅,需要认真思考。”李俊峰说,“低碳经济在世界上没有很好的榜样,这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相当困难的。”

  苏伟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而言是巨大挑战,面临比欧美发达国家更大的困难。首先,中国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任务极为繁重。其次,中国的资源禀赋也决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将是曲折和艰难的。第三,中国能源技术相对较落后。“我国将继续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三方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苏伟提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关键是要研发和推广相关的技术,制订相应的政策,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探索重点行业的低碳发展。

  李俊峰则认为,“发展低碳经济,要改变一种生活方式,仅仅是靠技术、靠经济发展,这条道路走起来可能会很艰难,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比较大的破坏。”

  低碳经济遭遇全球性难题

  低碳经济在全球遭遇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在中国遇到的难题尤其具有代表性。中国的资源条件可以简要概括为:“富煤、少气、缺油”,这也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而能源技术的落后也成为制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苏伟透露,“中国的能源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开采、转换还是应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

  低碳经济在中国所遭遇的挫折并不是特例,从全球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7月2日,法国政府计划邀请专家小组制定征收碳税方案,并计划2011年开始实施,比原计划晚了一年。而碳税新政早在2007年就已提出。

  美国布什政府曾提出要在未来20年内让美国人开上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日本的丰田、本田也在研究氢燃料汽车。但动辄上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却无法降低氢能源的成本,致使其市场化夭折。

  除了技术上的制约,低碳经济还面临着政策和法律上缺乏有力保障的困境。“目前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有约束力的文件,大家都尊重它,但是还没有真正遵守它。气候变化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谈判,真正形成一个法律文件之后,对于推动低碳经济才有实质性的、法律性的约束,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李俊峰说。

  哥本哈根会议将出低碳新政

  针对如何在困难中继续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主席沃尔夫冈·帕尔茨也在论坛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建设一个没有补贴的开放型的市场,要实现能源市场的完全自由化和可持续能源的独立自主性,同时也要改善社会环境的相关条件,并且对各地区的风能、太阳能、水电、生物能源等进行整合和立法。

  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快慢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间的合作。“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国家的事,一个地区的事,而是全球、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因此应加强低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破低碳领域的技术转让壁垒、贸易壁垒。” 毛如柏说。

  今年12月,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将在哥本哈根召开,将就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气候变化问题做出抉择。这将对各国能源政策的出台产生巨大影响。6月5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为,中国将积极参与谈判,全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我们希望在12月份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能达成实际的承诺,也希望各方能够承诺变为现实行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如此期许。

  李俊峰也对哥本哈根会议充满期待,“哥本哈根会议重点是对减缓、适应气候转让做出具体的安排。我们期待着哥本哈根会议能够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终目标,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我们必须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采取新政,来更好的应对气侯变化。”李少义在论坛上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