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价格需求成本三因素缩小工业利润降幅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7日 01:00  证券日报

  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降幅较1-2月缩小14.4%,5个地区工业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 本报记者 闫立良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下降22.9%,降幅较1-2月份缩小14.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6月26日发布的新闻稿显示。价格企稳、需求回暖、成本下降,被接受采访的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认为是工业利润降幅缩小的主要原因。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467亿元,同比下降41.5%。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00亿元,同比下降0.7%;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4543亿元,下降2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430亿元,下降22.4%。私营企业实现利润2303亿元,同比增长2.4%。

  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净亏损449亿元转为盈利448亿元,煤炭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4.2%,建材行业增长8.6%,电力行业增长14.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下降75.8%,钢铁行业下降97.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77.9%,化纤行业利润下降34.7%,化工行业下降25.4%,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下降46.0%,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7.3%。

  “在31个地区中,26个地区工业利润增幅较1-2月份回升或降幅缩小”。这位人士进一步指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东部大省工业利润同比降幅较1-2月份缩小9-22.5个百分点。辽宁、四川、湖南、江西、海南等5个地区工业利润同比已实现增长。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工业利润降幅缩小主要是由三方面构成的:

  第一,价格企稳。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初价格急跌导致工业企业存货跌价损失巨大,据测算,头两个月工业利润大幅下降有三分之二的因素来自于价格下降,而价格因素主要表现在存货跌价损失。二季度以来,价格急跌阶段基本结束,企稳态势明显,与上月价格相比,4月和5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了0.2%和0.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了0.8%和0.6%,终止了连续7个月的环比下降趋势,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纤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对工业利润影响较大的行业产品价格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使工业利润降幅逐月缩小。

  第二,需求回暖。在投资快速增长和消费稳定增长的拉动下,3月份以来工业生产稳步回升,1-5月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8%,降幅较1-2月份缩小2.3个百分点,其中3-5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4%。

  第三,成本下降。1-5月份,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0.9%,降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0.1个百分点,而头两个月则是主营业务收入降幅高于主营业务成本0.7个百分点。1-5月份管理费用增幅由1-2月份7.3%回落到6.1%,财务费用增幅由10.7%回落到8.8%,其中利息支出由增长3.8%转为下降1.1%,在费用增长稳定的情况下销售回升增加的收入明显增加了利润。

  此外,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交增值税5553亿元,同比下降3.9%,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030亿元,同比增长35.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679亿元,同比下降0.8%。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应收帐款44497亿元,同比增长8.0%。产成品资金21211亿元,同比增长4.2%。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