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访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赵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 22:33  中国科技财富

  今年2月,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公布了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园、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等7家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这些大学科技园的共同特点是创新资源聚集、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绩效显著、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跃上新的平台,这些科技园区将有哪些新变化?园区将如何利用政府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优惠政策?近日,我们专访了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赵洪。

  在新起点上跨越发展

  ——访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赵洪

  文/本刊记者李再文

  历史:从探索到跨越发展

  中国科技财富:您可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赵洪:建立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是我们学校几代领导的一个梦想,已经筹划了很久。以前没有建立起来是因为没有条件,主要是没有资金。之前曾做过一次尝试,政府给了一块地,希望我们按照科技园区的方式将它开发出来,但最终的结果是不成功的。由于其位于市中央区,最终高新技术开发区演变成了一片高档商业区加高档商务区。

  尝试阶段的不成功,主要是因为过去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由资本带动,成功的招商引资被放在最前面,本应被放在首位的科学技术自主创新反而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经历了这次不成功的尝试后,哈尔滨理工大学并没有放弃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追求。2001年,学校划拨了2000平方米的一栋小楼、60万元启动资金,并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这成为今天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区的雏形。

  2003年10月,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企业创业中心成立。十余名本校教师带着他们的科技成果,开始在这里创办自己的企业。王宏起教授(时任创业中心主任)带领着他的服务团队开始了科技园的建设征程。

  此后,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实现了“一年一个跨越”的飞速发展:2004年晋升为区级孵化器;2005年晋升为市级孵化器;2006年晋升为省级孵化器;2007年成立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2008年晋升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同年年底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9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少数几家地方院校之一。

  中国科技财富:之前的不成功尝试和现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一年一个跨越”的飞速发展的背后,是不是与大环境的变化有着一定关系?

  赵洪:是这样的。应当说,之前强调的是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将自主创新摆在了次要的位置。2006年1月9日,胡锦涛主席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启动了《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和技术发展规划》,将自主创新摆在首要位置。同时,综合国力的增强也是一个重要条件。之前常常有好的项目,没有足够资金启动,现在这个困难减少了,反而是找好的项目比找资金更困难。这是就国家层面来说,大环境的变化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黑龙江省来讲,它的实际情况是缺乏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企业,不缺大型国营企业。因此,发展有高新技术的民营企业,成为黑龙江省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于是,我们尝试着提出一个发展思路:将哈尔滨理工大学600多名教授、副教授中的一部分转变为企业家。

  中国科技财富:这个发展思路听起来很新颖啊!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

  赵洪:当时之所以提出这个思路,主要是因为缺乏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企业。而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教授们却掌握着这些先进技术。如果这些人中有一部分转变为企业家,那么就解决了大问题。但是,有人质疑:学校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教授们走了,学校今后怎么办啊?有这样的质疑是正常的。但是,要想取得地方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仅站在学校一方的角度上看待这个问题。看起来是学校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人才走了,实际上,正是他们的这种转变开启了创造财富的源泉。人才走了,我们可以再培养,将学校的博士培养成教授,这也有利于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

  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的探索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外来资本+校园人才+校园资源”的一套模式。从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实践来看,这套模式也是符合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律的。

  经验:“模糊处理”破解技术转移难题

  中国科技财富:那么我们园区有没有给予本校教师自主创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有没有对职务发明的收益做详细的规定?

  赵洪:科技园在建园之初就给予来此创业的本校教师以优惠政策:租金是外面的一半。同时,对职务发明的利益划分,我们拟定20%的份额划归学校。

  应当说,我们学校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学校是鼓励大家进行创业的,而且不太计较学校从中得了多少利益。我们有相当数量的先进技术,就诞生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学校不会因为先进技术诞生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就索取高额的费用,反而采取一种鼓励的态度。毕竟,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是一件造福整个社会的事情,也是学校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一个良好传统,才会有今天的科技园区。

  中国科技财富:当技术成果将要与资本进行结合时,就会遇到技术交易的问题。历来技术成果的交易内容十分庞杂,据我们所知,科技部对于技术成果交易是采取“约定”的做法,但是由于该规定并不十分完备,由此产生的纠纷也很不少。科技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势必要碰到类似的问题,那么科技园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呢?

  赵洪:技术成果的交易,国内普遍采取对技术成果进行评估,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购买的做法。然而这一做法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因为评估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难以具体落实。很多对技术发明的评估,评估出的数字却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最终形成“有价无市”的结果。比如,一项诞生在学校实验室里的技术被评估为1000万,那么购买此项技术的公司就要按一定比例向学校缴纳费用,即使按照20%的比例,也要200万,而这对于一些公司来讲可能就是全部家当。因此,如果严格按照这种交易方法,结果只能使交易无法进行。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我们采取“模糊处理”的方法。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由学校和创业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一个孵化器公司,该公司是股份制企业,由校方控股,其他创业公司持股。由这个孵化器公司代表学校出资,投资创业公司的技术成果交易。哈尔滨理工大学是按照20%的比例参与技术成果交易。这样,学校在部分出资和向创业公司融资后,再参与创业公司的技术交易,避免了因资金不足无法完成交易的尴尬。在向其他地方解释我们的做法时,将其戏称为“东方智慧”。而正是这种“东方智慧”,才将科学技术真正推向了市场。

  这种“模糊处理”的方式,实际是学校通过孵化器公司对创业公司进行股权管理。就目前来看,这种股权管理还没有取得巨大的收益,这是因为园区内的创业公司仍处在发展期。长期来看,由于采取了降低门槛的措施,使得技术成果的转化顺利完成,因此,几年之后,创业公司都发展壮大之后,股权管理将成为今后学校的重要盈利模式。

  中国科技财富:应当说,这种“模糊处理”的方式,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的一大创新。这种做法也是在实践中解决了实际困难。那么,我们学校对参与创业的老师,有没有相关规定?

  赵洪:以前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对教师创业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感觉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创业距离他们很遥远。现在,这种分歧几乎已经不存在了。科技园在教师创业方面还是比较鼓励的,为他们保留教师编制。当然,我们还是首先要求创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对于科技园区其他人员,一律采取公司招聘的方式,学校不予干涉。

  未来:依靠政府发挥优势

  中国科技财富:去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对于我们大学科技园的软件外包业有何影响?我们如何应对?

  赵洪: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应当说,对于我们影响不大。金融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全球性需求的大幅缩减,其中对高新技术的影响尤其巨大。不过,就我国而言,由于内需比较充足,所以影响不大。具体到软件业,软件的应用与开发还是正常运行,但是外包业务受影响是肯定的。

  学校之所以将软件外包业作为一个新增专业,主要是与学校的学科特色紧密联系的。我们学校有40%-50%的学生所学专业与电器、电子信息有关。同时,我们学校的定位非常有利于我们开展外包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我们是省属重点大学,这种定位既不同于更高层次的研究型高校,也不同于低层次的教学型院所,我们的学生数量、师资力量和办学特色都适合该专业的开展。我们的软件学院可以说是做得有声有色。同时,哈尔滨市也在积极尝试推进外包业的发展,目前还处在发展壮大期。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正在积极寻找“桥梁工程师”,通过寻找那些曾经在科技发达地区有过丰富的软件业从业经历的人,让他们来领办国内企业,通过发挥他们的技术、经验优势,引导国内的软件外包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中国科技财富:去年年底,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已经晋升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这为园区今后的发展又揭开了新的篇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您认为,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下一步的发展有哪些要点?

  赵洪: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扩大规模。现在已经取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步如何扩大规模,发挥聚集效应是工作重点。

  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第一方面是政府方面。政府对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关注度是很高的。去年,政府提出“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中,就将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列入其中。而且,在近年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学校和政府的合作已经越来越合拍。但是,由于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因此,校方不能坐等政府的帮助,而是要借助自己的力量与政府积极合作,进一步推进园区建设。

  第二方面是学校层面。学校作为科技园的创立者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正确决策,科学管理,抓住机遇。

  第三方面是团队建设方面。要想使科技园发展壮大,首先要建立一支懂行的管理团队,而且团队成员要有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科技园才能在科学的领导下向健康方向发展。

  中国科技财富:对于大学来讲,毕业生就业始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区有没有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在安排学生就业方面达成什么协议?

  赵洪:应当说,我们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学生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学生的就业前景也相对乐观。我们学校,60%-70%的学生在毕业时都会“走出去”。所谓“走出去”,就是指这部分学生会到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发展。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去这些地方的学生,专业对口,发展前景较好。由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学生无论是就业率还是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比较高的,因此,科技园在面向学生就业方面,不存在巨大的压力。我们会更多关注学生的创业问题。

  最近,政府提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客观地讲,大学生依靠创业解决就业,实现几率比较小。但是,我们对此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首先,大学生创业方式多种多样,自己注册公司的是创业,有些依靠自己所学技术在别人的公司里独当一面的也是创业。不论具体哪种形式,我们都会积极支持。虽然就目前来看,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不够高,但是从长远来看,创业本身既是经验的积累过程,也是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实践过程。这种长远效益要大于眼前的暂时得失。因此,我们计划在科技园中辟出一块专门区域,用于大学生创办公司。同时,针对那些由学生研发、诞生在实验室里的科学技术,我们将帮助他们“扩大战果”,帮助他们走出实验室,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