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瑞芸
金融危机带来的微妙改变,比人们想象的更多。
今天一个有悖于以往多年的反常现象是,内陆经济正在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成为“保8”主力军,而沿海地区经济几乎停滞不前。两者严重脱钩。
未来将会如何?无需猜想。但显而易见的是,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正铆足了劲加速发展。重庆就是一例。
由于投资将成为今后几年中国经济极为重要的引擎,而内陆城市,包括重庆,目前显示投融资状况良好。于是,一些人喊出了“下有陆家嘴,上有江北嘴(即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所在地)”的口号,以期“对抗”东部和中部金融中心。
实际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不过,加速投融资脚步的一个后果是,银行与大企业在信贷上“捆绑”到了一起,全国皆是。由此也引发了监管者对贷款风险愈发集中的关注。
6月20日,重庆。在中国金融40人论坛与重庆市政府合办的首届西部金融论坛中,业内专家就西部金融发展战略及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探讨。
鼓励大集团向银行借钱
事实上,4万亿政策一出,一直被诟病的银行“垒大户”问题卷土重来。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企业甚至是地方政府主动为之。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会上坦率地表示,今年年初当地政府内部开会,探讨如何应对中央银根放松政策。
他表示,当时内部分析认为,这么大的量资金一旦“出笼”,银行不可能大量投向正在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小企业,也不可能以此彻底解决三农资金缺口问题,更不可能贷款给销售不佳急缺资金周转的房地产商。与此同时,外资企业由于其母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贸易活动收缩,投资减少,贷款需求也降低了。
在这种情况下,“适时的调整也很重要” 。黄奇帆表示,今年年初时,重庆市政府开始鼓励大集团跟银行借钱。
根据人民银行的相关统计,今年1-5月份,重庆市贷款余额增长为45%,远远高出全国30%的平均水平,且名列全国排名第一。此前从2003年至2008年,该市平均贷款余额增长维持在18%以上,而全国平均水平在15%左右。
投融资结构方面,据黄奇帆透露,今年重庆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300亿,大体上是1/3的基础设施投资,1/3的工业项目的投资,还有1/3是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投资。这5300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政府资金占10%左右,其余90%皆为市场化资金,即包括民间资金,也包括国有企业资金。
目前为止,投资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今年1、2月份,重庆市的GDP增长为6%,而到一季度末就上升至9%。1-4月份GDP增加10.3%,1-5月份增加11.3%。
“这几个月,每个月的当月GDP增长都在14%以上。所以可以预计,重庆今年1-6月份GDP增长会在12%以上,今年全年有望完成既定的14%的目标。” 黄奇帆表示,这一目标与2008年14.3%的GDP增长速度旗鼓相当。
不过,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仍然有待解决。而重庆市正在积极推动的金融中心也担负起了一定职责。“比如重庆现在已经有7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拥有50亿左右的资本金,跟银行还可以借贷二三十亿,共计有七八十亿的资金可以借贷给社会,利息一般在20%以内,这就对典当行、高利贷以往那些70%、80%利息造成冲击。”与此同时,黄奇帆表示,重庆市还有100多家担保公司,可以担保七八千亿的贷款。另有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也在当地相当活跃。
适当地给财政加点杠杆
在黄奇帆看来,国家的4万亿政策不仅使重庆在信贷文化上变得更加大胆,对该市政府财政管理的思想也造成了相当冲击。
“重庆政府过去六年一直守着一个概念,那就是不搞赤字财政,量入为出。”黄奇帆说,重庆市2002年时有500亿元的债务,而地方年财政收入只是157亿,债务是财政年收入的300%。“那个时候有人说重庆的财政是个破产财政。但到2007、2008年,重庆财政收入已经涨到了近千亿,但债务余额还控制在500亿左右。所以我们的财政的信用是好的。”
“遭遇金融危机,政府要放开思想,财政要加点杠杆。”黄奇帆表示,今年重庆市政府以财政为担保的活动较往年大大增加,这也是重庆市贷款余额增长成为全国第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鼓励大集团向银行借钱,适当地给财政加点杠杆,这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措施,也是对付金融危机的有效办法。”黄奇帆认为。
信贷高增长的三个担忧
尽管信贷增加拉动了经济,但也有不少专家对全国普遍高速增长的信贷规模持担忧态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指出,今年以来银行贷款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速度快,1-5月贷款接近了去年全年的贷款总额,“增长速度之快,令曾经经历过贷款高增长的一些人士都感到非常担心。”
魏加宁指出,第二个特点是结构不尽合理,可能只有一半流向了实体经济。第三是信贷集中度越高,系统性风险可能就越大。“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捆绑。”他说。
魏加宁表示,上述三个贷款增长特点,可能的后果之一是形成金融泡沫。也就是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自我膨胀,不为实体经济服务,极容易推高股市形成新的泡沫。
“现在有三种担心,一种担心通货膨胀,第二种担心是生产没有上来,而物价先上来了,也就是所谓的滞胀。第三种担心就是一般商品价格没有上来,而资产价格上来了,也就是形成新的泡沫。” 魏加宁认为,目前情况看来,第三种担心变为现实的可能性较大。
他同时提醒说,信贷高速增长所带来的第二个后果是,中小企业得不到应有的贷款。对此,目前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小企业在此轮经济周期中获得的贷款仅为总额的不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