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投资效果初显 通胀争论愈演愈烈
通货膨胀会否在年底出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海滨 王红茹 /北京报道
通货膨胀要来了吗?有人说,听见了它的脚步声。
但是,从国家统计局6月10日公布的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两项数据指标同比呈现双下降的局势,看不出通货膨胀要来的势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3%;受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影响,PPI同比降幅继续扩大,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7.2%,降幅比4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
虽然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没有任何通胀迹象。但是,通货膨胀是否要来了的争论开始甚嚣尘上。
4万亿不会助推通货膨胀
自去年11月开始逐步实施“4万亿”拉动内需政策以来,4万亿投资的效果已经初现,但这一计划从诞生之初就出现争议。有观点认为,启动中国居民巨大的消费能力,才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GDP增长,只能实现短期增长并且引发通货膨胀。
针对此观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在6月14日召开的全国招投标领域年度聚焦会议上否定说,“4万亿的投资新政与通胀无关”。
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证券市场与政策研究所所长李国魂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也表示,“认为4万亿投资引发通货膨胀是极为片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李国魂的理由是:首先,国家实施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指向也非常明确;其次,4万亿的投资是分期分批实施的,绝不是搞大干快上,更不是蜂拥而上,其中的很多项目本来就是既定规划之中的;第三,国家出资所拉动的资金,更多的是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和民间。所有的投资均会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尤其是所拉动的民间投资更不会采取盲目发热的态度。
“4万亿的投资不会引发通货膨胀,这也可以从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中窥见一斑。农产品的价格尽管有小幅波动,但是并没有大规模上涨。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上仍处于下跌通道中。”李国魂表示。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至5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8.2%,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CPI仍在低位徘徊。
“这充分说明我国目前的物价形势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也就是说,即使流动性逐步增强,货币供应加快,加之美元近期的贬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会刺激市场的通胀预期,但是,真实需求不出现明显回升,通胀预期也势必会随之回落。所以,当前的各种因素都不足以支持通胀预期的形成。”李国魂说。
11月会有通胀迹象?
争论归争论,政府目前所采取的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依然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忧虑。
“11月、12月可能会有通胀迹象,明年上半年可能出现滞胀。”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如果CPI转正,存在出现通胀的可能性。
但他同时表示:“中国通胀因素的40%是输入型通胀,包括国外原材料价格垄断、政治因素等,央行有可能因此放缓信贷规模。”
与祝宝良一样认为“通胀已经离我们不远”的,还有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他坚定地认为多印纸币就会带来通胀。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更悲观地认为,印钞票一定会有通胀,而且通胀苗头已经出现。
经济学家预测近期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并非没有缘由。
5月,总体反映世界主要商品价格动态信息的CRB指数(全称路透CRB商品指数),大幅上涨14%,创下1974年7月以来单月涨幅的新高。6月1日该指数一天上涨3.1%,创两个月来单日最大涨幅。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CRB指数是由美国商品调查局依据世界市场上22种基本的经济敏感商品价格编制的一种期货价格指数,总体反映世界主要商品价格的动态信息,广泛用于观察和分析商品市场的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向。尤其重要的是,CRB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出CPI和PPI的变化,是一种较好反映通货膨胀的指标,它与通货膨胀指数在同一个方向波动。可以说,CRB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经济发展的趋势。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预测中国可能发生通货膨胀的主要依据是“货币数量论”,即由货币供给导致的通货膨胀。
去年11月,中央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随后银行业开始大规模信贷投放。今年前5个月,我国共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5.8万亿元,已超过年初预计的全年新增信贷额度5万亿的下限。
“如果照此速度,全年贷款增量将超过10万亿元,货币供应量也将持续大大高于GDP的增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谢太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尽管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物价负增长阶段,但鉴于货币信贷持续超量投放的现实,以及18个月到19个月的滞后期,则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显然存在很大的通胀可能性。”
通货膨胀会不会马上就来?
除了信贷投放的规模过快,楼市、股市、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上涨。市场预计,CRB指数到8月底或还将上涨19%。而国际原油价格5月涨幅更是达到近30%,现在已超过每桶70美元。
正是在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向好的预期下,市场开始引发对通胀的担忧。于是,购买资产似乎成了应对通货膨胀的最好招数。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抛出了“在通货膨胀之前抄底”的言论,因为在他看来,现在正是进行资本并购的好时机。
6月15日,潘石屹向媒体公开表示,“发了这么多的钱而社会财富没有增长,钱就不值钱了,钱不值钱了就通货膨胀,这不光会影响到房地产,会影响到所有的行业,这个问题我们在两三个月前就在不停地说,说全世界都在发这么多的钱,一定会有一个通货膨胀的预期。”
但是,也有学者并不认同近期出现通货膨胀的观点,尤其是对由于货币投放量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的说法进行批驳。
“货币投放量不足以作为判断是否通货膨胀的依据。可以说,今年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只有在GDP增长达到8%的情况下才可能讨论通货膨胀的问题,而现在根本就没达到。况且4万亿投资是为拉动内需保增长而出台的,见效以后更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果断地表示,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通货膨胀,最关键的是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内需以及经济复苏的问题,“也就是怎么样让经济真正成为内需导向型的经济。”
刘尚希向《中国经济周刊》进一步分析,一般地,判断是否通货膨胀除了CRB指数外,还有两个指标——CPI、PPI,从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PPI数据,还没有通货膨胀迹象。
“另一种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是经济滞胀,即经济不增长,但是物价上涨迅猛。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说明大家对经济前景失去了信心。但现在各方面的指数表现还都可以,而且趋势是越来越好。大家并没有处于惊慌失措的状态,很安稳,社会秩序也很安稳。所以,出现滞胀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刘尚希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
一般的逻辑是,大宗商品和原油价格上涨,必然使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增大,继而导致消费品的生产成本增加,消费品物价也最终跟着大幅上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速度姑且不论,消费品的供求关系在中国还是表现为供大于求。因而,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并未显现。
跟刘尚希持相同观点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近期通货膨胀不会发生。
“今年5月CPI跌幅为1.4%,超出了市场预期,CPI下降的趋势可能会继续。按市场原来的预期,CPI涨幅在8月、9月转正,目前看来不太可能实现,甚至可能全年为负。因此,暂时不会形成通货膨胀。”袁钢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消费者并没有特别强烈的购买需求,而且市场上的消费品在降价,生产资料也在降价,说明现在仍然是通货紧缩的状态。对通货膨胀的担忧还为时过早。
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证券市场与政策研究所所长李国魂更是尖锐地指出,“目前就大谈特谈国内又将出现新一轮通货膨胀,更多的是杞人忧天。现在中国宏观调控能力大大增强,央行也有能力自如把握货币收放尺度。相反,在全球经济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的情况下,还需要按照既定决策,认真积极、坚定有力地落实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的重大举措。现在担心又将出现通货膨胀是对经济运行自身规律认识上的缺失造成的,至少是多余的。” 除了学者否定近期出现通货膨胀言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宏观性政策要执行两到三年,才能把经济托稳,现在还远不到担心通货膨胀问题的程度。
未雨绸缪防通胀
尽管目前断定通货膨胀还为时尚早,但对于未来通货膨胀抬头的隐忧,仍需未雨绸缪,制定应对之策,提前通过货币政策的微调来防止将来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风险。
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预计,今年上半年CPI、PPI仍将负增长,但高速信贷投放将有效拉动经济,到年底时CPI、PPI将正增长,预计四季度GDP增长有望达到9%至10%的水平,全年在8%左右。
如果GDP增长在四季度能达到8%以上,按照刘尚希的说法,就可以讨论如何应对通货膨胀问题。
目前,为了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已经有学者提出应对之策和建议。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建议,“短期内实行稳定政策,可在第四季度决定是否再出台新政策。”。他同时表示,“政策着力点应在调整收入分配、扩大消费、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激励社会投资等方面。此外,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可提前到2009年实施完毕。”
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谢太峰认为,要预防通货膨胀,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好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度”,避免货币信贷长期超量投放和总需求盲目、无节制增长;其次,在财政、信贷资金运用上应当注意方向和结构的优化调整,既要促使资金更多地流向实体经济,以便使资金的投入能够带来相应的社会产品的产出,又要防止由于对实体经济投入不当而造成的产能过剩和资金浪费;第三是要注意对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宏观调控,防止资产价格泡沫的复发以及可能由此带动的物价上涨;四是要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防止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形成。
“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刺激经济的政策,增加了我国发生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可能性。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很有可能通过利率、汇率、资本移动等渠道向全世界扩散,从而诱发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如果我们早下手做准备,新一轮通货膨胀或将避免。”谢太峰乐观地表示。
通胀来了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
11月、12月可能会有通胀迹象,明年上半年可能出现滞胀。中国通胀因素的40%是输入型通胀,包括国外原材料价格垄断、政治因素等,央行有可能因此放缓信贷规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谢太峰:
如果照此速度,全年贷款增量将超过10万亿元,货币供应量也将持续大大高于GDP的增速。尽管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物价负增长阶段,但鉴于货币信贷持续超量投放的现实,以及18个月到19个月的滞后期,则在不远的将来我国显然存在很大的通胀可能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货币投放量不足以作为判断是否通货膨胀的依据。可以说,今年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只有在GDP增长达到8%的情况下才可能讨论通货膨胀的问题,而现在根本就没达到。况且4万亿投资是为拉动内需保增长而出台的,见效以后更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
现在消费者并没有特别强烈的购买需求,而且市场上的消费品在降价,生产资料也在降价,说明现在仍然是通货紧缩的状态。对通货膨胀的担忧还为时过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
在短期内,中国新的通货膨胀不可能出现。如果中国新通货膨胀出现了,那么中国各种资产泡沫肯定吹得很大。如果央行在这个时候才着手来治理通货膨胀,可能会晚了一步。也就是说,资产价格泡沫同样是央行货币政策关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房地产市场泡沫,它基本上是金融危机的根源,但愿央行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
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证券市场与政策研究所所长李国魂:
即使流动性逐步增强,货币供应加快,加之美元近期的贬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会刺激市场的通胀预期,但是,真实需求不出现明显回升,通胀预期也势必会随之回落。所以,当前的各种因素都不足以支持通胀预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