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胥
6月17日,上证指数收盘再度站上了2800点上方,同一天,深交所大宗交易市场的“大小非”交易也出现了“放量”。深交所公布的大宗交易数据显示,6月17日当天共进行了19笔大宗交易,而6月以来,除了6月3日和4日两个交易日深交所大宗交易市场曾经分别出现17笔和14笔的成交外,其余时间都显得相当淡寂。
上交所随后公布的大宗交易信息也显示,当天的大宗交易为13笔,6月至今,这样的成交笔数仅次于6月12日,而6月12日是因为紫金矿业(601899.SH)高管通过大宗交易市场互相“倒手”,从而增加了十一笔紫金矿业的大宗交易。
虽然成交的笔数有所增加,但是成交并不算活跃,深交所大宗交易市场当天的成交金额仅有1.8亿元,上交所当天的成交金额也只有2.8亿元。
在各家券商的销售交易部和一些大的券商营业部,有不少大客户都是大宗交易的“爱好者”,它们资金量庞大,但是却坚决不从二级市场内购买股票,“这些资金都是只盯着大宗交易,今年以来指数虽然已经涨了很多,但是他们是决心只做大宗交易套利的。”某证券公司销售交易人士告诉记者。
“我们这里普通的一个客户就可以吃下两亿金额的‘大小非’,这个市场上对于‘大小非’的需求非常大,只是通过大宗交易市场交易的‘大小非’卖家太少了。”该人士称。
大宗交易潜规则
这些套利资金的大量存在,在大宗交易市场也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则。
至今,大宗交易市场的套利空间已经被压缩到极低。大宗交易市场现在已经是卖方市场,因此买家的竞价导致大宗交易折价率已经非常低,但是依然有人对此痴心不改。
议价是大宗交易的一个重点。
按照交易所相关规定,大宗交易成交价必须在当日的跌停板之间。但是真正成交时,大宗交易市场的惯用的议价方式是,预先约定按照当天收盘价的九几折进行成交。如果当天收盘出现大跌,约定价格低于交易所规定的价格区间,则当天就不成交。
“这样的定价方式实际上是在成交时就确定了买家第二日卖出的可能套利空间,比如成交价是当天收盘价的九五折,则只要不出现大问题,买家就有5%的空间去卖股票。”一位多次参与了大宗交易的买家表示。
但是九五折现在都已经很难谈到,“前几个月常常还能谈到收盘价的九折或者九二折,现在能做到九五折就不错了。卖家要求越来越高了。”上述人士表示。
从6月17日当天深交所的成交中也可以看到,大宗交易价格跟二级市场价格之间差价已经被极大压缩。在深交所大宗交易市场成交的7笔A股交易中,苏宁电器(002024.SZ)和广电运通(002152.SZ)均是溢价交易(成交价高于收盘价)。而剩余5笔交易中,成交价跟收盘价比,折扣最大的广州友谊,也仅有0.96折。
“溢价买入肯定不可能,这些单子不会是我们这类资金交易的。其他的则很难说,如果总成本控制在九七折,一些流动性好的品种我们也愿意买。”上述人士表示。
除了议价规则外,套利资金的另一原则就是不对市场趋势进行判断。
“做大宗交易的资金只判断当天的成交价跟收盘价之间的折扣,它们不会对市场趋势进行判断,他们从来不考虑通过二级市场低买高卖。”上述证券公司销售交易部的人士告诉记者。
套利资金泛滥
现在,不仅仅是“大小非”,只要是低风险的机会,都是套利资金竞逐的目标。
“如果让我个人用一个指数化的指标来描述流动性的松紧程度,100点代表流动性极为宽松的状态,而0点代表流动性极为紧张的状态,大体上讲,今年上半年流动性宽松程度很可能处在90点或者更高的水平上,而去年大多数时间里这一指标处在30点以下。”在6月16日举办的安信证券的投资策略会,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如此形容流动性泛滥的现状。
“现在结构性阳光私募非常火,只要承诺用自己的资金给投资者一年7%左右的收益承诺,投资者都是蜂拥而上。”某信托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结构性私募产品和通过大宗交易市场买入“大小非”,虽然投资的品种不一样,但是背后都是对于低风险投资品种的强烈需求。
过剩的资金,风险不断积聚的二级市场,这两者成为了影响资本市场6月行情的最主要的矛盾点。A股市场近日在2700点到2800点之间震荡,不少券商的策略报告都已经表示市场风险在积聚。
而外围市场已经率先调整,美国股市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全球大多数股市也跟随美股下跌,港股则在跟随A股还是跟随港股之间摇摆不定。
因此,面对二级市场的风险,大量无处可投的资金围绕着资本市场竞逐着不多的低风险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