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苏鹏 出处|《英才》杂志6月刊
一桩与爱无关的政治婚姻,却意外地得到被誉为史上最精美的新婚礼物——《春》。新婚夫妇将它挂在私密的卧室里,在此后400多年的光阴里鲜为人知。
这幅画的委托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权势的美第奇家族掌门人洛伦佐,作者则是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人物波提切利。《春》意味着什么?一出放纵的性爱欢宴?还是令人不安的死亡游戏?
迷离的画面,流露着忧伤。美慧三女神舞姿做作,像是逢场作戏;中央的维纳斯,旁若无人,掩饰不住的厌世情怀;身披绣花罗衫的花神芙罗拉最怪异,略带色欲的眼神,极具洞悉力和暗示性,仿佛在问每个观者:“你猜我想要什么?你可能都猜错了。” 而旁边充满惶恐的女子是没有被强暴前的芙罗拉,正企图摆脱西风神的虏获。
盘根错节的藤蔓,将败未败的花朵,没有满足的欲望,躲闪不及的诱惑,弥漫在画面各个细微处,流溢着、破裂着、消散着,像一场很现代的梦,一点都不古老。
为什么洛伦佐要将一幅有施暴色彩的画作送给新婚侄子做贺礼,如今的人很难理解,在当时却司空见惯,有否极泰来的深意。思想开明的洛伦佐崇尚柏拉图式的哲学清谈,有大批学者、艺术家追随他。但波提切利对柏拉图爱的哲学更感兴趣,认同爱是一种完美理想。
关于爱情,柏拉图与老师苏格拉底有则著名的哲学对话。柏拉图问: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说:你穿过麦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有个规则不能走回头路,而且只能摘一次。许久之后,柏拉图空手而归。苏格拉底问怎么回事?柏拉图说:起初看到过几株又大又饱满的麦穗,总执著于更大更好的,就没摘;但是,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的好,所以最后什么都没摘到……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或许我们永远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最好麦穗,但也许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麦穗。
缺憾注定不完美,但谁能说不是另一种完美。就像人生,总执着完美,却忽略了缺憾也许是完美的开始。被称为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夫人,如果不是破碎的婚姻,她只是一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但当酗酒、搞婚外情的丈夫死后,46岁的她被迫执掌《华盛顿邮报》,凭借锲而不舍地执着,揭露“水门事件”,最终将报纸办成美国一流大报。汽车史上的传奇人物艾柯卡更具戏剧性,痴迷福特的他,在此工作32年,当了8年总经理,在如日中天时却突然遭到解雇,他几乎崩溃。事后他回忆说“除了做深呼吸,实在别无选择。”极度失落的他,最终在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找回了自己,并与它一道起死回生。
执迷不悟与执迷而悟只在一念之间,其间最难跨越的不是种种苦难,而是“欲壑”。翻开史书赫然发现,同时改革家是非荣辱却截然不同。几乎历代史书对王安石的变法都全盘否定,直到19世纪末才被翻案,但他执着的“三不足”被无数改革者奉为圭皋:“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张居正的刚硬改革誉满青史,但其腐败程度也惊人,以致他死后,家族家破人亡。
现实经济社会里,沉迷“欲壑”的结果,往往会成全你为“最大的笨蛋”。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博傻理论”揭示的就是投机背后的真谛:如果再没有一个更大的笨蛋愿意出更高价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是最大笨蛋。在经济危机下,全球股市逆势汹涌,人性的贪欲随之起伏。“股神”巴菲特5月2日召开的股东大会,让成千上万的投资者屏息聆听,他执掌的公司创建44年,只亏损过两年。而巴菲特给投资者的忠告永远是他一生悟出的两个字:价值。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六祖的一句偈子,需要一生参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