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刺激能让市场看上去更好,但是却无法让投资者真正安心。
文|Daniel 出处|《英才》杂志6月刊
“卖债券,买债券。我睡觉时还想着债券销售的事儿,居然说起了梦话。”笔者一位任职于某证券公司债券销售交易部的朋友在闲聊时谈到了他现在工作繁忙的情形,都有些不好意思。
在以往,证券公司的销售人员在路演和营销产品时,通常只要走访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些大城市。但是,现在的债券营销队伍往往还要去一些在中国金融版图上可能并不重要的二三线城市。
“在今年,债券是金融机构最重要的理财产品,所以需求量很大。位于大城市的银行、基金和保险公司,我们肯定是要拜访的。此外,城商行和农信社也是我们重要的客户。”某销售人员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债券的狂热,让相关工作人员的身价也有所提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的证券市场遭遇了寒冬,原本人员流动非常频繁的证券公司,纷纷放缓了扩张的步伐,北京和上海的证券公司在新年前后还对该部门进行了扩张。
这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投资银行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大牛市里,投行曾经是人人赚得盆满钵满的地方。但是在2008年9月,为了稳定市场行情,证监会叫停了IPO和公开增发,投行就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自2008年9月16日以来,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就没有审议过新的项目,同时那些已经过会的项目也无法从证监会那里拿到批文。”投资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心情都很郁闷,“我们积极地在进行业务维护和新业务开发,但是同事们也都在急切地关注证监会何时才能重新启动发行。”
证券公司本来就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因此心情郁闷还是小事,解决生计才是要务。进入2009年之后,意识到市场在短时间内难以出现转机,证券公司都加紧了成本控制,减少了2009年的预算。
但是,仅仅节流还是不够的,必须开源。因此,在重压之下,眼看着盈利越来越困难的投资银行只好把目光转向了并购咨询业务。
并购,也许是中国资本市场里最有争议的一个词。在行外人,尤其是在媒体和公众看来,并购都是一个时尚的名次。但是,中国内地有实力的券商,过去很少会把并购咨询当作是业务重点来开发。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的收费无法与证券发行承销相提并论。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完成一次深圳中小板的IPO,收费的心理价位底线大约是2000万人民币。但是推动一次国内的并购融资,收入300万就已经是业内能够想象的极限。
“当然也有并购咨询业务能够赚很多钱,比如中金公司为中铝海外并购提供的海外并购咨询服务。但那是在国际市场上。”在上海陆家嘴的中证登办公室里,一位老投行侃侃而谈,“在内地,并购根本不可能赚太多的钱。”上海一家大型券商曾经承揽了当地未上市企业的顾问项目,最后收费时只拿到了可怜的100万。如此行情,怎能不让人怀念“IPO时代”。但熊市之下,投行也只能委曲求全,一边做着那些并不中意的项目,一边悄悄艳羡债券承销部门的忙碌。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债券承销部门的繁忙,更折射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尴尬现状。在央行的信贷刺激政策下,流动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美林的经济学家陆挺就在近期报告中写道,“当前的流动性已经非常充裕,甚至可能在未来引发新的问题。”投资者担心的正是这点,因此即使当前流动性充裕,但机构投资者却更偏爱风险更小的固定收益产品。
连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都对笔者说过,“炒股必须炒短线,这样才安全。”这就说明了,流动性刺激确实能让市场看上去更好,但是却无法让投资者真正安心。因此,只要经济和企业盈利恢复高速增长,投资才能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也才能让那些投资银行家重新忙起来。
(作者系财经媒体人,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