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经济日报上发表题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署名文章指出,工业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增长回升乏力,要采取六大措施推进节能减排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文如下: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工业节能减排
李毅中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深刻把握我国工业化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而做出的战略决策,是长期、艰巨而繁重的战略任务,也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肩负的重任。 工业占我国GDP比重的43%,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0%以上,是耗费能源、资源的最主要产业。“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2006年、2007年、2008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1.98%、5.46%和8.43%,下降速率高于同期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都有不同程度降低,累计形成3.7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工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实施节能降耗战略的主攻方向。
今年1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却同比下降7.69%。原因之一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双高”产业大幅度回落,重化工业受影响较大,而轻工业、制造业则相对较小。第一、第三产业比例加大,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就工业领域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39个行业大类单位增加值能耗普遍下降;重点用能企业中53项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或工序能耗指标中,有41项指标继续降低;各种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提高1.55个百分点,8种能源加工转换方式中有5种产品能源转换效率提高。变化明显,但任务仍十分艰巨。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89%,距离年度节能目标任务仍有较大差距。2008年与2005年相比,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0.1%,三年全国二氧化硫、COD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95%和6.61%。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后两年还须加倍努力才行。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对我国工业造成严重冲击。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今年3月份以来工业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部分行业和地区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但是,工业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增长回升乏力。我们既要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节能减排要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三种途径来实现。就节能而言,结构节能是一项长期任务,管理节能要靠日积月累,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节能更具有实效性。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一时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创新与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九大工业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推进节能减排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通过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建立并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加强源头控制。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减缓的有利时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将落后产能和设备彻底淘汰出局。充分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支持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兑现。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是通过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分类指导和准入管理,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强化标准规范,促进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修订、制定重点行业能耗、物耗和环保技术标准规范,制定发布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组织开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等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培育一批行业先进典型。制定实施工业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应提交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充分依靠行业协会,组织落实重点行业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三是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研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动高用能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用好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开展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制定发布《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和《重点工序节能技术政策》,编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专项规划》。研究制订并发布《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积极开展“两高”行业节能减排信息化应用试点和示范推广,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重点用能企业技术改造。
四是通过创新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各地根据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制定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方案,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重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通过工业园区等有效方式,实施产业集聚,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实现综合利用、循环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能源资源和土地的利用效率。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和需要,开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应用试点。对地区同行业中小企业合理规划,实现产业园区化,实现集中供热、供冷、供电、供水和水处理的系统优化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五是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切实加强工业“三废”污染防治。加强工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编制工业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指南,制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编制通则。抓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工业治污,把减排和治污紧密结合,标本兼治。控制污染源,实现少减排、零排放。继续推进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制定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开展电子产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认证,开展废旧家电回收与综合利用。推动大宗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促进钢铁、水泥行业消纳社会固体废物,组织实施生态建材示范工程,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抓好再生铜、铝、铅、锌回收拆解集散市场和重点利用工程,推动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废橡胶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扩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积极推动大型工业装备、机电设备和产品再制造。
六是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通过表彰奖励先进、加强监督,全面提高从业人员节能减排意识,落实岗位本职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深入开展以“节能减排”为主旨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节能、降耗、环保知识,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成为广大员工的光荣使命和自觉行动。推动“两型”企业和绿色企业建设,开展工业节能减排先进表彰活动。根据《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相关要求,结合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评价考核情况,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工业、通信业领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和广大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以节能减排为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