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市场灵还是政策灵 粮食安全阀在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3日 12:18  中国经营报

  李碧

  背景BACKGROUND

  “对于中国粮食市场来说,最重要的‘安全阀’来自于系统本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国祥谈及粮食安全开门见山。

  6月3日,建国以来最大的粮食走私案在广州开审,媒体的目光大多纠结在该案件的复杂性和爆炸性,俨然忽略了当时粮食走私的最大幕后推手:市场阀门失灵。

  事实上,2008年粮食成为走私“新宠”,源于国内粮价与国外粮价巨大的差价。彼时,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粮食减产,国际米价已经跃过FOB1000美元/吨(指装运船上交货,由买方承担运费和保险费)的大关,这一成本加上100美元/吨的运费保险费、出口关税17%、营业税及附加5.5%,再加上约10%的合理利润,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被抬升到6元/斤,而当时国内市场上大米价格压抑在1.5元/斤左右,价差近4倍。

  而在此之前,国内的政策性保护之手将国内粮价和国际市场硬生生撕裂开来。2007年12月20日起,我国取消了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对外严限出口。2008年1月1日起进一步对原粮及其制成品出口征收5%~25%的暂定关税,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临时性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国家的政策是对内维持低粮价,财政对农民进行大量的粮食补贴,即便这种补贴是建立在政府给出的最低收购价之上。这让国内的粮价没有多少价格弹性。

  高利润碰上严管制,才有了“走私使得我国对农民的种粮补贴转补给了全世界”的说法,一方面是对粮食走私的指控,一方面也有政府维持低粮价反而“吃力不讨好”的尴尬。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副部长徐小青看来,国内粮价是否和国际价格接轨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要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换句话说,政府补贴不能成为唯一收益,真正的收益还是在市场之中。

  “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给予农民种粮补贴,只是保护农民的一种手段。”李国祥指出,国家要保护粮食安全,应该从国家的短期和长期计划中着手,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水利建设、农业科技的扶持力度。这一切最终归结为确保粮食增收,这是整个粮食市场健康运行的首要前提。

  通常来说,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有长期和短期之分。长期来说,威胁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为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不足。短期危险则来自于粮食价格和产量的频繁波动。产量波动直接影响价格,而价格变化则是粮食走私有利可图的前提所在。

  价量之间互相依存此消彼长的关系早已为市场所证明。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峰眼中,政府对于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全面接轨“有点不放心”,所以仍在干预形成粮食价格的条件,通过掌握库存和颁布政策间接影响国内粮价;对国际粮价则表现为“合则聚不合则散”。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在国际粮价大幅回落、我国连续5年粮食丰收的大背景下,财政部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了玉米和大豆5%的出口关税,同时,小麦、稻米的出口关税也分别由之前的20%、5%统一下调至3%。

  “在此之前,政府对粮食出口采取的是‘配额制’和‘企业制’结合的双制管理,前者便于进行总量控制,而后者则涉及中粮集团和吉林粮食集团两家企业,他们通常占到配额的70%,”李国祥告诉记者,出口配额在2008年12月底就已经放开,“小企业也能申请到出口配额,与2008年完全相反,政府在鼓励粮食出口。”

  回顾2008年,国家两次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三次增加农资综合直补规模,三次下达粮棉油糖临时收储计划……支持粮食生产的力度之大、信号之强烈,前所未有。

  但这并不意味着粮食安全的“市场阀”已经放开。从2007年开始,国际农业资本对国内粮食市场的争夺引起有关部门注意,2008年11月,海关总署更是发出预警,指出外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正在加强,跨国公司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成为典型案例。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纲要肯定了我国近年来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了一些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上述趋势难以逆转,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