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鸟巢:一个国家图腾的可持续经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3日 12:18  中国经营报

  吕静

  对鸟巢来说,一直在高贵的身份和普通的经营中艰难挖掘商业价值。

  北京奥运会期间,《华尔街日报》一则《鸟巢出售冠名权》的文章引起了国内大众的强烈反应,这个在国外最正常不过的场馆经营路径,却一直搁至未果。而这也引发出对北京奥运会场馆后奥运生存方式和路径的思考。

  国家图腾下的“不胜寒”

  由于缺少商业化运作和专业的场馆运营人才,在奥运会之前就有人担忧起奥运后各场馆的运营模式。

  奥运会之后,各大奥运场馆以吸引赛事、挖掘附加产业来保持场馆日常运营。而意大利“超级杯”入主鸟巢成为后奥运时代,国家体育场馆商业化运作的良好开端。

  据了解,“鸟巢”的总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每年总运营费用约1.5亿元,在奥运会后就一直主打旅游产业,现在鸟巢周边的商业区和旅游景点成为其最具标志性的特色。“鸟巢每天的人流达到两三万,一张门票是50元,收益也比较稳定。”北京中信联合体运营有限公司,“鸟巢”经营公司副总经理张恒利告诉记者。

  中信联合体运营公司在奥运期间作为国家体育场的项目法人,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投融资、建设和运营,并获得国家体育场30年特许经营权。而现在摆在面前的是继续投入几十亿元资金的局面。

  这似乎成了鸟巢运营中的矛盾所在,一方面,不少的场馆收益的确让其他奥运场馆羡慕不已,另一方面,高额的费用务必促使经营者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鸟巢毕竟是鸟巢,仅靠目前的旅游和商业演出很难维持运营,更何况是赢利。”原奥组委场馆工作人员陈国源认为。据了解,商铺出租、VIP包厢出租,将是鸟巢下一步经营的重要因素。

  除此以外,场馆运营的主要收益来源集中在:电视转播权、冠名费、无(有)形资产开发、国家补贴几大部分,但国内的场馆生存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部分场租收入。

  其实,奥运会刚结束后,阿迪达斯就有意冠名鸟巢,但冠名方案一直没有下文。“鸟巢像一个盛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轻易享用它,所以它形成的品牌就是高端文化和国家精神,这样就会吸引国际性的外交活动。”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易剑东告诉记者。

  场馆商业化的前提是品牌化

  奥运会期间,企业无一不把奥运作为最大的商机,高额投入。但事后,很多企业也体会到“失望大于希望”的心境。

  北京体育之窗场馆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宏介绍,奥运给工体带来的连带收益并不明显,搭建场馆品牌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任务。

  国内体育场馆不下千家,但商业化程度较深、品牌度较强的场馆却屈指可数。北京工体、上海的8万人体育馆、杭州黄龙、广州天河等,几乎都是通过特色品牌构建逐渐被大众熟知,逐渐形成产业品牌。

  纵观这些场馆,可以发现一点共性:它们几乎都是通过足球比赛逐步成熟并走向商业化的。足球无疑是世界上商业化最强、受众率最大的运动,而这些场馆正是利用这个平民化、商业化的契机,形成场馆品牌,从而衍生出其他商业项目。但奥运场馆,尤其是鸟巢却不是如此,它诞生于声势浩大、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尤其还代表着国家形象,这让普通的商业与其高贵的身份格格不入、很难切入。

  “鸟巢像一件晚礼服,虽然华丽,但并不能天天穿着。但工体更像一件T恤,虽然表面普通,任何时候穿着都觉得很舒服。”高宏说。

  要根据自身特点打造品牌,就算是高端,也要是每个普通消费者都能接受的高端。但如何在普通和高端中介定自己的标准,这正是鸟巢现在要思考的问题。

  软件需先升级

  按照国际惯例,场馆被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体育场馆,占有全世界场馆比率的15%到20%。第二类是会议中心。然后是展览中心和艺术剧院。“运营成败取决于策划方案,但一定要自己实施,千万不要买别人现成的,因为场馆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而是一个没有通解的问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独特性。”高宏说。

  “产业提升也是场馆面临的问题,如何发挥出更大的附加值,比如做一项赛事的风险是非常大,但除了做赛事,场馆还要想办法代理其衍生品,这样,无论从收入和合作长久性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易剑东告诉记者。

  “中国的场馆运营,必须抓住两方面,一个是无形资产运营,一个是有形资产运营。首先,体育场馆经营的硬件设备是固定的,可以以提高单位价格,比如像租金来提高收入,最重要的则是无形资产要起好作用,比如提出国家、城市的精神和文化来包装场馆硬件,培养大家的激情参与到体育消费中去。”张恒利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