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谨慎应对通胀通缩的轮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22:54  华夏时报

  本报评论员 商 灏

   虽然国际大宗商品近来表现抢眼,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已在每桶70美元之上,期铜期铝等也都大幅飙升;全球股市也都大幅上扬,中国A股市场各大指数升幅普遍超过5%,但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备受瞩目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让人们看到实体经济不振和需求疲软的状况仍在延续。

   CPI和PPI连续四个月的双负,说明实体经济尚未回到正常增长的轨道上来,今年保八任务仍显艰巨。目前最大的困难之一,是业已严重下滑的出口将进一步下滑。

   一面是国际金融危机降临导致外需不足、增长乏力,另一面,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显露出拉动作用。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当下的中国经济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变化趋势。CPI、PPI持续走低与资本品、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相伴,让学界在如何判断宏观经济下一步走势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通缩很快过去,通胀即将到来。也有观点认为,通缩危险正在加大。

   那么我们是否需要调整政策,由防通缩防衰退变成反通胀或者继续既定方针不变?

   去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包括央行降息、增加货币供应等等,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应当注意防止由于信贷政策过于宽松,导致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实体经济的复苏尚未基础牢固之前,在很多企业盈利尚未大幅改善之前,是否还应防范股市楼市再度出现泡沫的风险?

   央行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主要经济体激进的货币政策促使全球货币条件进一步宽松,报告称:“如果中央银行在经济复苏时不能及时回收巨额流动性,可能再次埋下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隐患。”

   中国消费物价指数自今年2月以来一直呈负增长态势,但是,在物价翘尾因素消失之后,CPI同比增幅或应恢复为正数。在此之后,在流动性泛滥的刺激下,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逐步上涨以及全球经济的止跌回稳,如果中国CPI升幅逐步有所扩大并再次演变为以输入方式为主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则对于巨额投放的银行贷款所可能造成的流动性泛滥之景象再现,理应提早防范。

   那么,中国货币政策现在是否应该收紧了?货币增加25%这样的速度若维持一年或者更长时间会否导致较高的通胀?或许,中国的货币政策应该对信贷放量增长开始保持谨慎。

   而在信贷规模高速扩张之后,能否及时收住资金供应闸口,以防止出现新一轮资产泡沫和通胀?经济学界的判断不尽相同,但这却证明当前中国经济变化进程之微妙,风险和机遇都同样不容忽视。甚至我们并不需要为数据的下滑感到担忧。

   当世界各国正面临经济的逆行压力之时,相关数据出现下滑或非意料之外。人们曾期待中国的很多经济数据应大幅上升并持续下去,但中国经济从过去的强劲增长,运行到了现在的负面下跌,不可能逃离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中国经济增长速率放缓,与之前的强劲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CPI指数接连出现下滑的同时,货币供应量却在增加,但这样大量释放流动性一定会为中国经济接下来的运行埋下通胀的祸根吗?中国是否还需要更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面对着通缩也担心着通胀压力来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如何作为?

   也许,我们更应防止通缩,实行更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例如停止购买太多的美国国债,让中国人民的钱留在中国,让中国人多消费,让中国经济好起来,从而抵消通缩的影响,把物价水平拉回到每年2%或3%的增长速度。

   世界经济事实上也同样面临控通胀还是防通缩的两难抉择。全球实体经济目前仍然低迷,各种资产价格大幅度飙升的反常现象归根结底是由美元贬值、由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所造成,而不是全球经济已经好转或者见底的信号。

   通缩与通胀其实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一个经济过程。这个世界从来在任何一场危机中都是有通胀就有通缩,中国经济过去也一直经历着通胀与通缩的轮回。

   保持国内经济适当的增长速度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如果经济恢复速度太快,却未必一定是好事。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形之下,从通缩到通胀的变化或许会很快,但任何暴跌暴涨都不利于长期的发展。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经济稳定稳健的持续增长。宏观政策因此恐需谨慎应对通胀通缩的变换轮回。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