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各显身手的社交网站 用哪种方式呼朋唤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21:59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卫炜报道

  雅虎首席技术官阿里·巴格罗5月20日表示,将“铁定”收购一家社交网站。

  几乎同一时间,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表达了对社交网站Twitter的青睐,这至少是谷歌高管第4次向Twitter表达爱慕之情了。

  而中国网民在经历了电子邮件时代、即时通讯时代、网络论坛时代之后,也逐渐步入了网络社区时代。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社区类网站月度覆盖人数上升尤为迅速,在2008年12月已突破1.5亿。

  这些消息无疑都指向了同一个事实:社交网站正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追捧。

  王娅是豆瓣网上“读书会”兴趣小组的组织者,每到周末,她便会组织豆瓣上对读书感兴趣的都市人,约在小馆里一聚,交流各自读书心得。“从几十个人到几百人,只要有书就能集结。每人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以扩大此视野为特点。我相信花上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一本好书,这是很多都市人所期盼的。”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以固有目的为形式的网络社区模式已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风潮,且往往是一个人带动周围的一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黄河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了这种社交网站风潮产生的原因,“这种风潮的盛行与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密切相关。”黄河说,“当前社会节奏加快,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于过去。大家工作都很繁忙,而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维持成为了一种难题。这种网络的出现,满足人们交友心理需求的平台,使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平台结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联系老朋友。火起来就不足为奇了。”

  黄河说,“从时代特征而言,咨询爆发时代,人们对同一件事物的关注度和兴趣往往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而网络社区结合数字技术,提供了社区的服务应用,以及时的更新满足了用户求变的特性,加强了用户的黏着度。也是使得网络社区得以风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副主任杨成则认为,由于网络社区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使平时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可以破除空间阻隔聚合到一起,“除了可以将电影、音乐、读书等各种爱好者聚集到一个圈子里,分享各自的资源、经历外,它更加强调互动,强调个性化。”

  下跌,似乎总比上涨更迅猛——这是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在50多年前的话。尽管火得一塌糊涂,但网络模式的更新速度相比用户厌倦速度还是略逊一筹。

  某公司的白领王先生,一边打开一社区网的页面,专心地偷着朋友家刚刚熟透的人参果,一边自嘲,“我们就是一群无聊的人在玩一个无聊的游戏。但是在厌倦之前我们依然会延续着这种无聊。”

  在网络社交日益发展的当下,网友从跟风似的选择到理性的思考后发现,新鲜感在逐渐褪去,而在每天的登录、浏览、“经营”中,自己究竟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除此以外,网络社区的突然兴起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值得注意。一些公司员工在工作期间登录网络社区,为的仅是经营自己的网络财富——这不仅对自身工作效率产生了影响,也带动了周边的人一起加入,产生了扩散效应。据记者了解,有许多公司目前已经对网络社区采取了封锁禁入的态度。

  风靡还在继续,问题已经产生。对于网络社区的未来发展状况,杨成表示这会是基于现有社区发展模式的一种改进。“主要是体验改进。对于社区网络来讲,想要抓住用户就需要提供更丰富的内容,提供更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通过将不同网络进行融合,扩大网络社区的参与人数与进入途径。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而这个网络社区能够提供给我们一切想要的服务。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娱乐,更可以在这里生活。”

  当然,从网络社区自身的发展角度讲,缺乏一种合理的盈利模式也是目前发展的瓶颈所在。黄河说,“与国外的同类网站相比,我们的网络社区还处在用户培育期,除少数几个之外,大多数同型网站其运营成本高于其盈利,这是不利于网络社区普及的。我们看到了商机,但是却没有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来利用它。如果这些网络社区在一段时间之后还不能找到赢利点,那么它们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杨成则揭示了网络社区的另外一个不良影响,那就是这里还缺乏健全的引导机制。“作为一个网站,以其网络属性来讲是可以言论自由的。但是作为一个网络社区,其社区属性决定了一定的人将在此聚集,对其内部言论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则显得非常必要。一方面这里面存在隐私危机,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也很容易形成偏激的言论。”

  不过总体说来,大部分人对于网络社区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杨成说,“生活要求更多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也推进了生活的丰富多彩。网络社区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生活发展的产物。融合了二者,它的发展前景是难以估量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