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化遗产日:让精神家园成为全民自觉永恒的守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19:57  中国政府网

  让精神家园成为全民自觉与永恒的守护

  ――写在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之际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周玮 廖翊)第二届成都“非遗节”天府大巡游中,数万观众和3000位演员一同手舞足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4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为抢救羌族文化等灾难中的文化遗产出谋划策;文化遗产日首个主场城市活动将在杭州拉开帷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同时在全国各地铺展开来――在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认知与参与度大大提升,守护精神家园正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文化遗产日活动遍地开花

      自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2008年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正被愈来愈多的有心人发掘、体味与分享。

      2009年端午节活动拉开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大幕。5月28日至30日,首届北京端午文化节在北京延庆县及其他区县举办,国内外游客达40万人次,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也围绕端午举办了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作为文化遗产日首个主场城市,杭州将于6月13日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下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文化遗产日特展――《2008年度全国重要考古新发现文物展》《传承文化遗产相约品质杭州》主题展演等将陆续举办。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也是这个文化遗产日的重头戏:12日至14日在京举办的展演汇集了来自全国10个省区市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基诺大鼓舞、羌笛等1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有160名民间艺人参演,其中有1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为了吸引更多青年人参与,遗产日期间国家文物局还将启动“文化遗产动漫作品大赛”,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

      国家图书馆“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山西《走近考古·触摸文明》大型考古讲座公益活动、安徽省馆藏玉器精品展、福建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成果展、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网上知识竞赛……今年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遍及全国各地,营造出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令人瞩目

      6月11日,21名终生致力于中国文博事业、成绩卓著、德高望重的同志获得了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荣誉称号。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4478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二批62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以及第三批71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也在这一天公布。

      与这些名录与数字一同记入历史的,还有近年来各界人士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奔忙与努力。

      自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又取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文物维修、考古和遗址保护等工作扎实开展,目前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建筑主体维修工程已经基本完成;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稳步推进,2008年就已开工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羌族碉楼与村寨”抢救保护工程等进展顺利;博物馆免费开放继续加大力度,2009年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将新增325个,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将达到1332个。

      我国地域辽阔,每年都有自然灾害发生,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国政府从多方面着力: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目前已基本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基本建立,已确立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建立了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命名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河北、云南、贵州等省区市建立了一大批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先后命名闽南、徽州、热贡、羌族等四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保护;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四项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努力探索保护形式多样化 科学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们倡导的保护也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来反映和保存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除对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田野考察、采集、立档、保存、研究等“抢救性保护”外,“生产性保护”近来颇受关注。作为珍贵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中转化为生产力,将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中,“生产性保护”是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的重要方式:对震区某些具备转化为经济资源、产生经济效益条件的羌族刺绣、服饰、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生产性方式保护,既可促进当地经济的恢复,又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回归民众的生产生活。

      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所说,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每一个民众共同的事业,每一个人都享有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文化遗产保护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在调动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时,要注意不同地域民族与人群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采取平等交流、文明对话的方式,不能强加于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荣启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表达了他的担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真正的传承主体不是政府、商界、学界以及各类新闻媒体,而是那些深深根植于民间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果我们无视了这一点,并以自己的强势地位取代民间文化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很可能会因为外行的介入而变色、走味,真民俗就会变成伪民俗,真遗产就会变成伪遗产。”

      苑利建议,应尽快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全预警机制,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为干预要提前申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灾难性破坏的后期责任追究等。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