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银监会出新规控制投资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10:15  中国会计报

  国家4万亿元投资所配套的信贷资金能不能按时收回

  赵慧

  中国会计报 06-12 00:00:00

  国家4万亿元投资所配套的信贷资金能不能按时收回?是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

  近日,银监会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在操作层面上提出了量化要求,规定在固定资产贷款中,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的,原则要求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

  “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来规范银行对固定资产的贷后管理,是《办法》的关键点所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市场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门明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说,“《办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投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银行注重企业贷后用途

  “其实我们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去贷款,对我们的影响不是很大。变化的就是银行开始注重我们把钱花到什么地方了。”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这样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

  在《办法》中,贷款人受托支付,即银行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直接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象。这种支付方式免去了借款人支付的繁琐过程,也避免了借款人将贷款挪作他用的现象。

  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以前银行放贷给企业后,因为钱都是一样的,很难分清楚。所以对贷款资金流向也不容易监管。”而《办法》从贷款支付环节,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贷款用途的管理,也帮助企业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某业内人士透露:“对于给企业的贷款,尤其是大额信贷,以前很多银行的做法比较粗放。一笔贷款批了以后,一两个亿一下就打到客户的账上,那客户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银行就完全没办法控制。尤其是现在很多大型集团客户都按照资金池的概念去管理集团的现金,所以很难分清楚哪些钱是银行贷款哪些钱是企业自有资金。”

  目前贷款人受托支付在国际上已得到较广泛运用,国内一些银行在业务实践中也已有所应用。

  新规留有口子

  在我国银行的贷款结构中,相对于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比例是比较大的,大体上占贷款总额的2/3。那么《办法》出台后,企业会不会改用流动资金贷款来取代固定资产贷款呢?

  “《办法》出台后,企业的融资方式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银行对于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有着严格的区分和规定,企业无法用期限短、数额小的流动资金贷款支撑长期的,数额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门明告诉记者。

  对于即将出台的新规,贷款人最关心的是贷款难度是否较以前有所提高。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贷款难度并没有提高。

  “尽管《办法》规定了银行要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但也是允许企业申请借款人自主支付的。”上述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表示。这也意味着,《办法》其实留着口子。

  “许多企业贷款资金实际用途与贷款申请时用途不一致,为此企业也没有必要将大额资金分期贷款,他们可以申请贷款人自主支付方式。”门明建议。

  在《办法》中提到,对于不宜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特殊项目和交易对象,经借款人申请,贷款人可综合考虑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对贷款使用的监控能力等因素,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方式,并应制定相应的监控办法。

  其他办法将相继出台

  “银行一直以来对固定资产贷款还是流动资金贷款并不很关心,而是关注贷款的用途及还款来源。我认为,银监会出此办法,其主旨是强化银行对贷款用途的监管,从而防范不良资产出现反弹。”中信银行总部营业部副总沈国勇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说。

  沈国勇认为,该《办法》实际操作有一定难度,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银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当前主流贷款是买方市场,银行提出的新要求会以失去业务机会及利润为代价,银行主观上就不愿或不敢向借款人提出“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方式;二是市场主流客户自身财务管理已越来越规范,对企业自身资金风险防范意识日益加强,并逐步形成了内控机制,客户会认为没有必要让银行来把这道关;三是对非主流客户,银行为防范风险及银企关系的可操作性考虑,该办法是有意义的。

  沈国勇认为该《办法》应是给银行多一种选择,而不是成为一种必须要求。“以指导意见的名义发布,更能让银企和市场接受。”

  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7月开始,银监会就开始对商业额银行贷款类业务的风险监管规则进行完善和调整,到2009年3月形成一系列关于贷款类业务风险监管的规章制度,《办法》就是其中之一。同时,除固定资产贷款外,目前银监会对流动资金贷款和个人贷款都有类似的办法正在起草过程中,待成熟后出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