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产业回暖未稳 银行谨慎支持开发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01: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何青楚

   久旱逢甘露。

   今年一季度以来,楼市量价齐升,开发商买地、开工又开始启动投资热。地产开发往往伴随着信贷投放,银行对开发商的开发贷款亦开始略有增加。

   多家股份制银行二季度均加大了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不过,个中心态较为复杂,一方面部分开发商启动了新项目开发和投资,资金需求量开始加大;另一方面销售回暖和资本市场融资缓解了地产企业债务压力,获银行授信审批的可能性得以加强。

   但同时,银行信贷投放的布局仍小心谨慎,对信贷审批的标准仍较严。由于对经济走势的判断不明朗,未来房地产开发贷款、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还存在不确定性。

   谨慎支持

   “房地产开发贷款上,最近投放确实比年初有所增加。”一家总部在北京的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负责人说,经过2008年的地产调整,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增加投放,他们准备与一些地产商扩大合作。他们对房地产业的看法,已从年初的控制转变为谨慎支持。

   另外两家股份制银行亦有类似的态度。

   一家证券公司分析师近日对招行调研后在一份报告中称,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最近略有增加;中信银行近日亦称,今年新增贷款中有20%投向基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则将进行区别对待,对优质开发商适度给予贷款支持,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存量房地产开发项目,则主动对贷款重新安排。

   “我们房地产贷款总体上占比不高,做的不多,不过最近市场有所好转,也会适当增加一些投入。”中信银行某分行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上海银行业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在1月份激增100多亿元,而2月、3月、4月份增长约在15亿元-40多亿元间,各月增长起伏不定,但前四个月总的开发贷新增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约50亿元。这表明,开发贷投入有所加强,不过幅度并不是很大。

   “市场有所好转,有实力的开发商已开始启动一些存量的土地开发,或者趁地价低廉而去买新的地。”在南京做业务的某银行分行副行长说,最近投入的开发贷大多是大型开发商,如雅居乐、仁恒等,他们正在启动新项目开发。

   实际上,如果不是最近的销售回暖,银行或许还不敢松手。

   以绿城中国(3900.HK)为例,因资本负债率在2008年底飙升至140%(为在港上市房企最高),又因其近期的高息债券回购事件,其资金链备受外界质疑。

   “它们最困难的时候已过去了。” 一家与绿城有业务合作的股份制银行房地产贷款负责人表示,二季度绿城的销售量已大幅回升,从而挽救了资金链。

   一些大型银行在一季度也“大胆”地给了绿城约200亿元授信。

   “一季度开始,房地产销售量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正增长,比其他行业乐观。”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对公业务副总表示。

   不过,与开发贷相比,一些房地产商认为,银行最大的支持莫过于房地产按揭贷款。

   自今年年初以来,房地产按揭贷款一改过去的负增长态势,几个月连续正增长。这是一场“及时雨”。随着大型“铁公基”项目的减少,预计下半年银行将纷纷加大对按揭贷款的投入。

   地产商偿债压力依旧

   谨慎,依然谨慎。

   记者从两家股份制银行了解到,其信贷投放重心仍在大型政府项目,目前房地产信贷增量非常有限。一家对公业务强势的股份制银行,2008年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不到7%。

   “银行的授信条件并未放松。今年至今,我们房地产行业的信贷增长量有限。”上述股份制银行房地产行业信贷负责人说。

   上述在南京做业务的银行人士也表示,总行并没有放松授信标准,比如对开发商的开发资质仍有着严格的要求。

   大多数受访银行人士均认为,开发贷款的集中度仍非常高。上述分析师调研就介绍,招行仍支持全国性的和区域性骨干企业,将限制中小型开发商,以及商用房开发商(商业地产由于投入大回收期长,因此风险更大而为银行所担忧)。而招行对开发商的资质和项目审查比较严格,操作层面实行全封闭运作。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商用放贷款坚持全部由总行审批。

   更大的担忧还来自于房地产企业本身的财务稳健性。

   “还是怕烂尾楼,尤其是我们注意到一部分不是主业做房地产开发的,一冲动去开发房地产,结果经济调整时期,就会出现烂尾楼。”上述在南京做业务的银行人士说。

   实际上,很多房地产资金链比较脆弱,宏观政策一旦紧缩,铺开的摊子太大将难以为继。

   2008年,由于绿城中国及其子公司若干房地产项目延误完成,该公司大量向银行借款。但部分到期的贷款,因其偿债困难一度不得不给予贷款展期。

   虽然开发商可通过发债券、信托等方式缓解资金链,但债务压力却在加大。穆迪最新报告认为,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近期成交量上升,但由于这种回暖形势是建立在房价持续下调的基础上,因此对于面临境外债务即将到期的房企来说,2009年的债务偿还压力将会非常巨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