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袁钢明:投资要投向能产生实际效益的领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01: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肖明

   6月11日上午,受国家统计局公布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数据的刺激,上证指数快速上升,一度达到2827.72点。但是当天下午,5月份进出口数据公布,显示5月当月出口下滑26.4%,比上月降幅加大,上证指数掉头下跌。当日收于2797.32,下跌0.67%,冲高2800点未果。

   股市的快速变脸,正吻合了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数据的背离。5月份,投资数据创多年来新高,但是出口却创下更大幅度的下滑。此外,工业与用电、消费与价格数据都出现了类似的背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近期在广东、江苏、浙江、新疆、山东等多个地方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深入接触了一些民营企业。

   6月11日,袁钢明就5月份的经济数据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民营企业投资未复苏

   《21世纪》:1-5月份投资增幅达到32.9%,如果单从5月来算的话,同比增幅在38%,再考虑实际投资价格为负的因素,实际投资增幅应该超过40%,是否偏快?

   袁钢明:实际的投资可能没有这么高,我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调研,看到的情况是很多投资只是搭了架子,并没有真正实施。

   比如东部某市的一个开发区,当地的人士表示,现在是把数据报上去,并不一定真正实施。也有民营企业家告诉我,上报的投资和产值数据增幅不能低于去年。此外,一些投资项目效益偏低,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只是先按要求上报了项目。

   目前,国家启动的主要是政府投资,以铁路、公路、机场为主。但是,机场建设如果过于密集将难以产生投资效益。所以如何刺激投资有一个机制的问题。

   国家审计署近期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中央投资到位,但是部分地方的配套资金没有跟上。这和我的调研结果吻合。

   《21世纪》:2004年1-2月份的投资增幅超过40%,引起中央的警觉,展开了防止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目前的高投资是否会导致过热?

   袁钢明: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2%,降幅扩大,用电数据继续负增长,出口单月下降25%以上,这些数据都说明经济并没有过热。

   目前的投资和1998年、1999年的情况类似。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启动了投资,也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但是经济一直下行的,增速回落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值,直到2003年才真正回升。2004年投资快速增长,是因为国债投资减少,民营企业投资加快,同时价格也开始上升,这时政府才开始调控防止经济过热。

   但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考虑到民营企业投资没有起来,实际经济仍在低谷。

   《21世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也显示,反映民营企业的房地产投资1-5月份增速为6.9%,远远高于年初的1%,这是不是民营企业投资信心上升的表现?

   袁钢明:房地产投资回升仍很微弱。如果房地产真的起来了,钢铁等建材价格都会上升,目前这部分价格还在下跌。

   目前,民营企业都缺乏资金,同时对市场也缺少信心。以化纤行业为例,一家化纤民营企业表示,国际油价上升,化纤生产成本也在上升,但是产品的价格在下降,他们都不敢投资。

   投资要注重效益

   《21世纪》:怎么评价目前各项宏观经济数据出现严重分化的情况?

   袁钢明:目前可靠性较高的数据,比如用电、出口、价格等都还偏低。但是涉及地方上报和测算的数据,比如投资、工业等可能偏高。目前价格上升的主要是石油,这部分主要受国际因素影响,而冶金、钢材价格还在下跌,钢材最近下跌了30%。此外,煤炭价格没有上涨,说明需求仍然疲软。

   关键是需要地方和中央合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21世纪》:2009年行将过半,全年“保八”能否实现?

   袁钢明:第一季度是经济增速6.1%,如果二、三、四季度的经济增幅分别为7%、8%、9%,全年平均也就是7.5%,“保八”还是不小的挑战。

   所以目前不必担心出现过热,实际上目前大量的投资是投向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并没有得到好处。4万亿投资计划中,1/3是政府投资,其它的是民间投资和地方投资,下一步需要将地方投资带动起来,最关键是要落实投资。

   《21世纪》:按照目前的投资增速,全年12个月下来应该可以带动经济增长达到8%,下一步是否还需要出台新的刺激投资政策?

   袁钢明:最大的问题是投资机制的问题,即投资要投向能产生实际效益的地方。目前国家投资绝大部分是基础设施投资,很多的地方项目可能难以产生效益。比如方圆100公里之内建设多家机场,建成后能否产生效益是有疑问的。

   下一步落实投资政策,要给地方一些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投资机会。包括改变一些投资方向,给民营企业以机会。

   当然,对经济最能起到作用的是消费。国家采取补贴的政策,或者以旧换新的政策,刺激汽车、家电的消费,这个作用是实实在在的。

   所以下一步国家要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话,建议调整投资结果,少投向一些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更多地拿出资金来刺激消费,刺激商品零售的增长,增加消费的贡献率,这才能真正起到少花钱、多见效的作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