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徽麦农:丰产之下的喜与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00:08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永群 经有关专家6月1日下午实测,阜阳市太和县张槐村徐淙祥的3.15亩小麦亩产达718.2公斤,同村的徐汝标2.8亩小麦亩产702.9公斤,而附近1.5万多亩土地平均亩产也在650公斤以上,均刷新目前安徽省小麦的最高亩产纪录642.7公斤。

  增产不易,是囤是卖也发愁

  徐淙祥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示范片种植的小麦品种为“周麦22”,平均亩产在1200斤以上,而非示范园的“矮抗58”亩产只在900斤以上,“差就差在管理与种子上。”徐淙祥说,同样的种植却收不到同样的产量,纯收入将相差80至100元。对政府推行的良种良法,他很拥护,也希望自己的农田能被全部纳入推广范围。

  据了解,2009年安徽共实施小麦良种补贴面积2100万亩,比上年扩大1000万亩,良种良法配套补贴资金由6000万元增加到1.2亿元,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面积由上年的600万亩扩大到1200万亩,政府大量投入和农民多程序管理,才有了单产提高,总产稳中略增,优质率提高的喜人成果。

  “目前,全省总产量方面,由于此前抗旱保苗措施得当,此外,加上后期光照充足,总体上,单产提高,总产稳中略增,优质率提高。”农徽省农委办公室主任胡桂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目前安徽各地产量尚未完全统计出来,据此前农业部门初步测算,安徽省今年小麦种植面积3543.7万亩,比2008年扩大23.7万亩,总产可达1185万吨,在去年233.6亿斤的基础上,有望持平略增,但是优质率可达到75%,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我现在还是很矛盾,今年小麦收成将有7万多斤,这么多麦囤在家里没处放,可又舍不得卖掉,麦价到底会不会再涨?”丰收了就面临售出的问题,对此徐淙祥很矛盾,他分析说,每年7至9月份麦价都比较低,以后陆续上涨,“去年一开始只有7毛2,今年初一度涨到9毛多,有些还要再外出打工的都卖了,可我们也不出去,卖不卖很矛盾,等着涨价吧,又怕涨不多,像去年那样,一斤差2毛多,价差也太大了,实惠也应该归我们。”

  粮贩子与0.1元的补贴差价

  自6月4日起,安徽正式启动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从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比2008年分别提高0.10元、0.11元、0.11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15.3%。

  “是按补贴价收,但我们去卖一般都卖不到那个价。每年都是将粮食卖给小贩子或者当地加工厂,价格比国家粮站收购的低1毛钱左右。”徐汝标告诉记者,由于自己装车技术不专业,一车拉不了多少货;另外,粮站会压级压价,不得已才卖给粮贩子。

  张槐村村民们告诉记者,来他们这里的粮贩子大多是粮库员工出身,在前一轮粮库改革中,很多人离开了粮库岗位,自己干起了贸易商。一方面,他们有着和原来粮库的老关系,另一方面,他们跟当地农民也比较熟悉,有的粮贩子建起了个人粮库,而有的粮库自己干脆设立了贸易公司,并通过粮库贷款进行收购。在粮库和粮农之间,贸易商扮演着一个“收储中介”和“价差攫取者”的角色。当然,他们也要承担运输费和人工费。

  “在我们当地,到粮站卖粮的只有粮收购总量的10%,其他的收储量,都是粮贩子们卖的。”徐汝标说,国家的补贴差价也就提高了1毛钱,这就意味着,国家新增的补贴90%流进了粮贩子的口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