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古玩售伪骗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00:04  中华工商时报

  时下,作伪、售伪已成为困扰古玩集藏的绝症。

  有关古玩的售伪骗局鲜有提及。今以笔者亲历亲闻,揭穿售伪者的种种把戏,以期引起投资古玩朋友之警觉。

  一曰打托术

  偶于路边街头摆上几件古玩,佯言家传古物,围观者中有一欲购者本是卖家同伙儿,却装作素不相识,在一旁讨价还价,引发旁人为之心动,设圈套将东西卖给旁人。

  笔者亲眼目睹这样一幕:

  一中年妇女的篮子里装有一瓷瓶和一保存有慈禧太后照片的旧像册,声称:“我婆婆是皇族后代,这些东西是她家里留下的,现在她病了,没办法,只好卖掉这些东西给她治病。”这时,有一男子过来,仔细端详其所卖之物,爱不释手,说:“这可是皇宫里的宝物,卖多少钱?”

  “这东西没法讲价,你想要,就给1万元吧选”

  “好选您等着,我取钱去选”

  等了许久,男子也没来,女人似乎有点着急,对众人说:“我急等用钱,不再等他了,你们谁想要,我就卖给谁,钱少点也可以商量。”旁观者中间有一位老大爷动了心,竟与她讲起了价钱。笔者曾多次观看类似表演,深知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为避免老大爷上当,我轻轻拉他一把,老大爷似有所悟,不再言声。

  这类把戏,虽说司空见惯,但受骗者还是一个接一个。常有朋友打来电话,兴冲冲地告诉我,说在马路边花了数百元买到了带“乾隆”款的瓷器,云云。我没看东西就直言相告说:“你上当了!”

  二曰放风术

  故意放出风来,说某人有家传古物,尚无合适买家;或将各类假古玩摆放一起,搭配得体,假称某大户人家委托其出售;或将假古玩事先放置于乡下,领买主到农家寻宝,让买主确信此物乃新坑,无买假之虞。

  今年夏天,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事突然打来电话:“我的一门亲戚原是大户人家,先人留下一批古董,老房刚刚拆迁,东西放在了我家,主人愿一次卖出,却又不愿露面,我不谙此道,听说你懂得古董,如有兴趣,请过来看看。”

  “看看也好,见识风识。”

  我如期前往。屋内一隅,东西的品类确实不少,既有软片,也有硬片,还有一副眼镜、一把日本战刀。不过,略加过目便可断定,所有字画、瓷器连同那把战刀统统是在沈阳道古物市场随处可见的最为典型的假冒,只有那副破眼镜是旧货,但又不值一文。

  “你看那战刀好像还带着血呢?这些东西你能给多少钱?”对方急于出手。

  我无法回答,说声“再见”,便匆匆离去。

  三曰勾引术

  玩这种把戏的人多在古物市场转悠,当窥知有人对某类古玩求购心切时,常以“家中藏有珍品”的谎言勾住对方,骗取钱财。

  笔者有一度看准木佛的投资潜力,经常在古物市场选购木质佛像,一个30多岁的汉子见我与一摊主洽谈一件出自山西的木雕佛像而未能成交,悄然对我说:“我家的木佛是唐代的,比这儿的好得多,您可以到我家里看看。”还说:“您在这里买不到好东西。”我信以为真,鬼使神差似地随他来到一栋楼内。他打开房门,屋内果然立着几尊木佛。初看,感觉木佛很新,更不像唐代之物,但对方一再诉说其流传经过,并称木佛是他父亲留给他的。经不住这番巧言与诱惑,我居然被蒙住了眼睛,连木佛的造型以及因年代久远而造成的木质变化与包浆这些必须考虑的因素全都丢到了一边,竟花了400元买下两尊木佛。一出楼门即意识到自己买的是假货,“打碎了牙往肚里咽”,抱着两尊新仿造的木佛我头也不回地走了。

  四曰钓鱼术

  在路边设一地摊,随便摆上几件假古玩,打出“卖古玩兼收购”的旗号,“钓”出无知者家藏的真古玩。

  朋友家中有一件清代雍正官窑青花瓷瓶,其母不知此物价值。一日,老太太无意中见便道上有一地摊摆着几件瓷器及蛐蛐罐、古钱币之类。一问价,一件瓷器卖500元。老太太将此人带到家里,此人并不在意地扫了那瓷瓶一眼,声称远不如他的那件值钱,最多出价400元。老太太说:“放在家里也碍事,说不定哪天就打碎了,你想要只管拿走好啦选”摊主裹起瓷瓶,溜之乎也。从此,那便道上再也不见此人的踪影。一年后,我的那位朋友竟然在拍卖会一睹他家的那个瓷瓶,标价4万元,全家人追悔莫及。 (12K3)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