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财经日报:货币政策已开始微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0日 02:19  第一财经日报

  马红漫

  贷款数据几乎成为每月一次的惯例玩笑,最终的结果往往会让悲观谨慎者大跌眼镜。5月份的相关数据可能也是如此。之前市场曾传闻当月新增贷款不过三四千亿元,较之前各月出现大幅萎缩,并据此来推断所谓货币政策调整云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接近正式公布时间,相关数据总会不断增加。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5月份新增贷款规模最终将达6600亿元以上,这不仅没有出现所谓的萎缩,甚至较4月份再度出现了反弹向上。更为重要的是,按照一般惯例,5月份是上半年贷款数据最有可能出现低点的时点,其后的6月份由于会涉及到二季度信贷规模“收官”,商业银行基于排名竞争因素的作用,将会更加热衷于信贷投放。由此判断,6月份继续出现信贷井喷的可能很大,那么整个上半年的信贷资金投放也毋庸置疑会达到市场预期的高峰位置,资金供给的充裕性由此而落定。

  对于市场资金面的担忧其实并无必要,这一点不仅是基于信贷数据的统计,同样也是基于保增长政策推动的必然要求。事实上,与海外市场的救市政策相比,国内最大的调控体制优势就在于金融体系并未因危机而崩溃。恰恰相反,国内金融系统的资金投放动员能力非常之强大,上半年的信贷状况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值得提出的是,如果从海外金融危机的根源观察,既然信贷市场的崩溃是扩大金融危机的核心因素,那么任何一个经济体,如果能够维持信贷市场的良性运行,也就最有可能成为率先复苏的所在地。因此,依照资金供给的能力和速度看,中国经济的确有可能率先实现复苏。

  当然,体制优势同样也会遭遇一些硬性的瓶颈。对于中国而言,那就是近乎于刚性的信贷投放政策导向,最终还会遭遇市场自我拣选机制的制约。当大量的信贷资金被投放到了“铁公基”项目中,就会出现一定的结构性瓶颈问题。比如,“铁公基”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普遍不高,而且贷款资金期限较长,这将使得信贷资金出现固化问题,不利于商业银行效益提升。在保增长政策初期,或许这些项目还能保证收益的稳定,而一旦市场开始复苏,项目回报与资金占用的不配比性,就将影响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与之相比,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未解决,民营经济的市场活跃度因此而受到制约。这样的局面并不符合市场经济长期体制改革的导向。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全球经济体强烈的通胀预期,也正在挑战着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在印钞机开动之下,美元的贬值必将带来由大宗商品主导的通货膨胀,而近一个月来相关商品的价格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假若国内信贷政策继续保持极度宽松,那么有可能在年底遇到境内外双重货币供给过剩,并推动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强化。由此,眼下基于保增长政策目标的货币供给充裕与未来长期的通胀预期,形成了非常强烈的矛盾,货币政策当局的艰难取舍的确就在面前。如果在两者间过于偏重一方,都将会出现极端的政策结果,或是通缩至通胀的急速转变,或是经济复苏起飞过程中的中途熄火,这两者都应为货币政策调控者所警惕。

  恰因此,国内的货币政策体现出“务实不务虚”的特征,也就是紧紧抓住了信贷货币供给增长的主线,同时已经数月不再调降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毕竟前者才是货币政策所要作用的最终目标,而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调降只是货币政策中介工具而已。但是,由于后者会强化人们对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因而必须要谨慎从之。对比之前的降息周期,这样的政策现状的确已经发生了“微调”,对此市场投资者必须要高度关注。笔者预计,随着下半年GDP增长数据的好转,以及通胀预期的进一步强化,针对信贷投放的行政性“窗口指导”也将会出现。总体而言,信贷资金将逐步平稳回落,以期逐步对冲海外通胀预期的负面影响。

  (作者系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